疏水性聚丙烯/聚偏氟乙烯纤维膜制备及其绝缘油净化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运行的绝缘油在温度、电场和铜铁催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不断老化,产生各种杂质,引起电气设备故障。为减少换油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对运行一段时间后的绝缘油进行净化处理。聚丙烯(PP)纤维滤膜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但因其疏水性较弱且孔径偏大,在滤除绝缘油中水分和粒径1μm以下的杂质方面效果有待提高。本文采用氟化改性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和电荷稳定性较强的氟化聚丙烯/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并对其绝缘油净化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氟化改性技术对PP纤维膜化学成分、形貌孔径和晶体结构等特性的影响,并对氟化前后纤维膜疏水性和电荷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氟化浓度可有效提升纤维膜的疏水性和电荷稳定性,当浓度达到2%时,纤维膜具有超疏水性能且电荷稳定性明显提升,但氟化处理会略微增大PP纤维膜的孔径,仅能滤除绝缘油中部分杂质。(2)以氟化PP纤维膜作为支撑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PVDF纳米纤维膜覆盖于其表面,制备双层复合微纳米纤维膜,研究静电纺丝工艺参数(PVDF浓度、纺丝电压、推液速度和接收距离)对纤维膜形貌孔径和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浓度为12 wt%、纺丝电压为20 kV、推液速度为0.5 mL/h、收丝距离为15cm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PVDF纳米纤维膜孔径较小,直径分布均匀且具有超疏水特性。(3)研究PVDF浓度对纳米纤维膜晶体结构和表面电位衰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浓度从8 wt%增加到12 wt%,纤维膜结晶度升高,电荷稳定性增强。但当浓度超过12 wt%时,结晶度降低,电荷稳定性减弱。因此,浓度为12 wt%时,纤维膜电荷稳定性最强。(4)通过测试过滤前后油样的水分含量、击穿电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表征滤膜过滤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氟化PP/PVDF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对绝缘油的净化效果最为明显,老化油样中水分含量从38.8 mg/L降低到14.2 mg/L,击穿电压提高了56%,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频谱在低频部分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氟化改性可提高PP纤维膜疏水性和电荷稳定性,增强油水分离效果,但其孔径较大,对带电胶体等小颗粒杂质过滤效果欠佳。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纳米级纤维直径和亚微米孔径的氟化PP/PVDF复合微纳米纤维膜,进一步增强油水分离和对杂质的截留效果,这种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在绝缘油净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铜锌锡硫基薄膜太阳电池是以铜铟镓硒基薄膜太阳电池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硫属化合物半导体光伏器件。其吸收层材料由含量丰富且环保的元素组成,为直接带隙半导体,且带隙在
最优电-气能流(Optimal Power-Gas Flow,OPGF)是研究电力-天然气联合系统(以下简称为“电-气联合系统”)协同规划与运行的基本工具,也是进一步研究电-气联合调度、联合市场、
随着代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T公司为了提高竞争优势增加市场占有率收购了荷兰皇家Philips旗下的电视业务,开启了品牌运营之路。但T公司的代工基因使其习惯性根
自21世纪以来,随着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及造成的污染,汽车船舶等载运工具急需开发新型绿色环保的储能装置。而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的储能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便携式
目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引起的院内感染因其高传播率、高病死率、高耐药率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院内CRKP感染的患
随着我国西部建设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边坡防护工程。超高衡重式挡土墙作为边坡支护的一种形式,因其墙后土压力分布规律尚不清楚而导致工程设计存在疑问,因此本文基于黔桂天
Brd4是BET家族的成员,它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分布广泛,能够调控细胞周期和基因转录等,与肿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在静息细胞中绝大多数的Brd4通过其溴结构域识别乙酰化的组蛋白
我国各行业对于电能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对电能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同时在电力系统中由于非线性元器件的引入会出现谐波污染,对谐波问题有效监测至关重要,谐波存在
在城市地铁建设中,由于盾构法施工具有工期短、安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和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现在已经成为城市地铁建设施工的首选。盾构掘进过程中,由于盾构前方开挖的
本文为一篇中译英同声传译实践报告,所描述的任务为笔者负责的第九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的同声传译工作。本文以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指导,描述了此类口译任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