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急重症医学科的常见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弥漫性肺损伤为基础,肺动脉高压、肺水肿、肺不张和透明膜形成为主要的病理改变,进行性的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综合征。ARDS早期主要以炎症的渗出改变、炎性物质的释放为主。血管粘附分子(VCAM-1)广泛参与炎症反应中微小血栓的形成,而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ARDS的基本特征之一,其病理特征即为肺血管收缩、广泛毛细血管阻塞闭塞及肺动脉血管的重塑。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和IL-27之后出现的新的抗炎因子,在癌症、炎症等疾病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IL-35可以抑制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积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完整,这让我们考虑其在ARDS合并肺动脉高压中是否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保护肺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完整。因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内容:1.通过脓毒症诱发ARDS大鼠模型测量其肺动脉压,检测IL-35和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1(s VCAM-1)在大鼠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IL-35和s VCAM-1在ARDS合并肺动脉高压中是否存在关联,进而进行下一步研究。2.通过体外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分为空白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组和IL-35+TNF-α刺激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VCAM-1的表达,探讨在HPAECs中IL-35对VCAM-1的活化作用。第一部分IL-35在ARDS合并肺动脉高压大鼠外周血中的表达目的:探讨IL-35在ARDS合并肺动脉高压大鼠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24h后剪尾尖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肺病理切片确认造模成功,通过液相芯片测定外周血中IL-35及s VCAM-1表达,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6、IL-18、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炎症因子浓度均明显上升(P<0.05),IL-35在CLP组中浓度较Sham组明显下降(P<0.0001)而s VCAM-1的浓度明显上升(P<0.0001)且IL-35与s VCAM-1之间呈现负相关(r=-0.7803 P<0.001)。病理切片显示发生ARDS,血流动力学检测证实合并有肺动脉高压。结论:IL-35浓度降低而s VCAM-1浓度升高并呈现负相关性,提示我们两者之间的失衡在ARDS合并肺动脉高压病情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第二部分HPAECs细胞中IL-35对VCAM-1活化作用目的:研究在HPAECs细胞中IL-35对VCAM-1的活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PAECs,分为空白对照组、TNF-α刺激组和IL-35+TNF-α刺激组,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VCAM-1和NF-κB P65蛋白浓度,荧光显微镜观察单个核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粘附。结果:与TNF-α刺激组相比,IL-35+TNF-α刺激组HPAECs中VCAM-1和NF-κB P65表达降低(P<0.05),单个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显著减少。结论:IL-35在HPAECs细胞中通过抑制NF-κB转录抑制VCAM-1表达,对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