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白血病患儿的大便标本,利用体外发酵模型模拟人体肠道菌群对不同低聚糖的酵解,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粪便以及寡糖发酵后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了解allo-HSCT患儿肠道菌群紊乱与代谢产物的关系,探讨行allo-HSCT的白血病患儿肠道菌群的紊乱程度及代谢特点,以期能通过调整膳食结构使SCFA朝着有益allo-HSCT患儿的方向发展及改善预后来提供临床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根据入选标准,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白血病患儿,收集四个时期的大便标本,分别为预处理前期(T1)、移植后粒细胞缺乏期(T2)、粒细胞植入期(T3)和发生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I-a GVHD,简称肠排)的时期(T4)。收集并处理其粪便标本后于接种于含有4种低聚糖培养基(低聚果糖FOS、低聚甘露糖MOS、菊粉INU、木糖醇XYI)和不含任何碳水化合物的对照培养基(YCFA)中发酵24小时后检测气体产生量,同时采集上清液测定SCFA含量,最后应用SPA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SCT患儿未经发酵的粪便中总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的含量总体上呈现T1期最高,T2期下降,T3期回升,T4期最低的趋势。总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在四个时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不同的培养基发酵后总酸及各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经MOS、INU培养基发酵后,T1期总酸、乙酸、丙酸的含量明显高于T2期(P<0.05);在FOS、XYI培养基中T1期丙酸的含量明显高于T2期(P<0.05);在各培养基中丁酸在四个时期之间的含量仍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3.同一时期与YCFA培养基纵向比较:T1期、T4期四种低聚糖培养基中总酸、乙酸、丙酸及丁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期MOS、FOS、INU培养基中总酸、乙酸、丙酸及丁酸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T3期MOS培养基中总酸及主要SCFA与之无明显差异(P>0.05),FOS培养基中总酸、乙酸、丁酸明显降低(P<0.05),INU培养基中总酸仍明显降低(P<0.05)。4.HSCT患儿未经发酵的粪便中,预处理前期(T1期)总酸、乙酸、丙酸及丁酸的含量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在FOS培养基中,T1期乙酸低于正常儿童(P<0.05);在XYI、YCFA培养基中T1期丙酸低于正常儿童(P<0.05);在五组培养基中T1期丁酸含量与正常儿童均无显著差异(P>0.05)。5.HSCT患儿四个时期在不同培养基中产气量不同。T1期及T3期MOS、INU、FOS、XYI培养基中产气量高于YCFA培养基(P<0.05);T2期、T4期各低聚糖培养基与YCFA培养基之间产气量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1.HSCT患儿肠道菌群可利用不同的低聚糖产生更多的SCFA及气体,提示粪便中的菌群存在活性。在T1、T2、T3、T4四个时期,乙酸都是产量最多的SCFA,其次是丙酸、丁酸,而异丁酸、异戊酸、戊酸的产量很低。2.Allo-HSCT患儿在移植过程中肠道菌群发生紊乱时主要表现为移植后粒细胞缺乏期(T2期)能利用MOS、INU产生乙酸、丙酸的菌种减少;粒细胞植入期(T3期)恢复的菌种能较好的利用MOS产生总SCFA,但不能较好的利用FOS产生乙酸和丁酸。3.Allo-HSCT过程中XYI培养基及YCFA培养基之间产酸无明显差异,推测XYI及YCFA能作用于相似的菌群。4.Allo-HSCT患儿预处理前期粪便中总酸、乙酸、丙酸、丁酸与正常儿童无差异,但经不同低聚糖发酵后乙酸、丙酸减少,推测allo-HSCT患儿预处理前肠道菌群种类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5.测定粪便及低聚糖体外发酵模型中的SCFA可能有助于评估allo-HSCT患儿肠道菌群的紊乱程度,指导临床通过调整膳食结构产生更多有益的S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