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的骨干力量,也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无论是进行OFDI还是积累创新资源、形成创新成果,都需要各种要素资源,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国有企业通过OFDI实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国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资源错配显然不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针对中国国有企业OFDI、资源错配和技术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以期得到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进而提出对策建议。围绕研究主题,在理论研究层面,本文针对中国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结果和机制,OFDI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和资源错配如何作用于企业OFDI技术创新等问题,梳理了相关文献,整理了OFDI、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探索研究资源错配影响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结果及其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重点回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国有企业OFDI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什么作用?本文利用1999-2013年企业层面数据,考察中国国有企业OFDI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采用多种方法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得到稳健可信的研究结论。第二,资源错配是否影响中国国有企业OFDI的技术创新效应?本文基于OFDI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机理,以及OFDI与资源错配等相关研究,从企业层面对其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价值及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包括国有企业OFDI与技术创新、OFDI与资源错配、资源错配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重点探究国有企业OFDI、资源错配与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关于中国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分析层面还是实证分析层面,基本上都是着重采用定性方法分析影响的结果,关于资源错配影响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的系统性分析文献不足,这一方面的实证研究前景十分开阔。第三章为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从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OFDI影响资源错配、资源错配影响中国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三个部分进行系统阐述,并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首先,本文对企业OFDI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进行梳理;其次,阐释OFDI影响资源错配的机理;最后,探讨资源错配影响中国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将资源错配纳入到OFDI影响技术创新的分析中,构建研究资源错配影响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中国国有企业OFDI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二是中国国有企业OFDI通过影响资源错配促进其技术创新能力。第四章为现状分析。主要对中国国有企业OFDI、科技创新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就中国国有企业OFDI取得的主要成效、现存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外部壁垒进行了讨论,并就中国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和制约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国有企业面临的资源错配问题以深入本文主题。第五章为数据说明与变量统计描述。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企业专利数据库,将上述三个数据库进行合并处理并筛选国有企业样本,作为实证研究的数据基础。对创新、资源错配、OFDI的衡量指标进行说明,简述主要变量的统计性质。第六章为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研究。本文使用专利申请数来测量企业技术创新,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中国国有企业OFDI的技术创新效应。采用PSM-DID方法以及因变量替换、细分专利类型、将样本年份分段、将自变量替换为OFDI深度和广度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进一步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和科技部创新企业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第七章为资源错配影响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机制检验。本文借鉴Bartelsman等(2013),选用OP协方差(OPcov)来刻画资源配置效率,从资源错配视角对中国国有企业OFDI的技术创新效应进行了机制检验。同时借鉴孙浦阳等(2013)的做法,采用行业内生产率分布的标准差、不同分位数差来度量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源错配程度。在实证检验资源错配对中国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影响的同时,进一步从企业OFDI目的国、资本密集度、规模大小、生产率以及文化距离异质性等方面,细致考察了中国国有企业O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第八章为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结合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在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之处: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借鉴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相关研究,从两个方面进行拓展。首先,从企业微观层面深入研究了中国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随着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关于国有企业OFDI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结果和实现路径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研究大多采用理论阐述的方式论证企业O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少有文献对国有企业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以中国国有企业作为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并进行了一系列检验以得到稳健可信的研究结论。其次,现有关于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研究较少考虑资源错配在其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在研究国有企业OFDI影响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将资源错配纳入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分析框架,创新性地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其创新能力这一机制。第二,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在Romer(1990a,1990b)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研究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分析框架,并且从研发型劳动力和研发资本溢出两个方面,论证了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同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资源错配影响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PSM-DID方法有效解决了中国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检验,得到了稳健可信的研究结论,提高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在实证检验中国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资源配置效率是国有企业OFDI带动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机理。第四,在研究数据方面,本文全面整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库,包括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企业专利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科技部创新企业数据,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数据库。本文采用的中国国有企业数据能够真实全面反映中国国有企业在OFDI、创新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为识别OFDI的创新效应提供数据基础。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第一,国有企业OFDI会显著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OFDI既促进了国有企业专利申请数,也促进了专利授权量;国有企业OFDI对其发明专利数量的促进作用最强。第二,在中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国有企业OFDI对于技术创新影响效果具有差异性。1999-2007年,国有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并不显著;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国有企业通过OFDI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不断加强。第三,国有企业OFDI发展,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会推动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由于研发具有累积效应,后期的研发成果需要前期研发要素的持续投入,加之研发大多是渐进性的,因此国有企业OFDI投资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技术创新效应越明显。第四,国有企业OFDI通过有效改善资源错配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国有企业的OFDI深度和广度也能通过改善资源错配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第五,不同企业OFDI产生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同。当国有企业投资的目的国为发达国家时,其技术创新效应会更高;当国有企业本身为资本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大或生产率较高时,对企业OFDI技术创新效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与投资目的国的文化距离越远,越有利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坚持战略导向,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用海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整合企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主体布局,健全科技创新机制。第二,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促进科创投资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利用外部资本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运用金融资本整合外部创新资源。第三,以创新人才为本,营造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吸收海内外优秀研发人力要素,为国有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育,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探索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成长与激励机制。第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经营和管理,以科学的知识产权制度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转变知识产权管理理念,完善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健全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体系。第五,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优势,加强创新孵化平台和制度建设,畅通国内国外创新成果转化渠道,为国有企业海外创新提供市场空间。重点选取代表产业未来的创新项目孵化,构建国有企业特色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立创新创业人才特区体制。第六,从融资模式创新、融资平台建设等多方面,优化完善国有企业“走出去”融资方式,优化要素配置。发挥香港离岸金融平台作用,搭建银企投融资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