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传统的支气管镜检查在气管支气管的病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气管镜检查范围的局限性,对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合并肺内占位经传统支气管镜检查手段管腔内未见明确病变患者的明确诊断中存在很大困难,无创检查如增强CT或PET-CT可以提供倾向性诊断,不能提供病理学诊断依据,对最终治疗决策的帮助很有限,而且由于纵隔镜、胸腔镜及开胸肺活检创伤大、费用高,在临床使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就是应用特制的穿刺针,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通道进入气管内,然后穿透支气管壁对腔外病变组织部分,比如肿块、淋巴结、炎症等进行穿刺抽吸获得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的技术,这项检查技术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降低了手术风险,在诊断纵隔及支气管腔外病变方面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研究目的:探讨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与传统支气管镜检查方法相比在纵隔及支气管腔外病变组织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本文选择自2010年09月到2013年10月期间,由于胸部CT扫描发现纵隔淋巴结增大和/或肺内肿块、结节,或因阻塞性肺炎等导致的肺不张,然后就诊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呼吸内科,在常规支气管检查管腔内未见明显新生物或仅见外压性狭窄、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的患者,患者共87名。对其进行TBNA检查,TBNA检查后,每名患者均于病变部位行刷检、活检、灌洗,然后将患者进行TBNA检查、刷检及活检、灌洗的阳性率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从而研究分析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技术在纵隔病变及支气管腔外病变中的诊断意义。87例病例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19-80岁,根据胸部320增强CT,按照WANG氏TBNA穿刺法确定穿刺部位。使用的电子支气管镜为OLYMPUS BF一1T60, MW-319型WANG氏TBNA组织学穿刺针。检查前患者要签署气管镜检查知情同意书,局部麻醉后,将电子支气管镜经鼻腔插入气管内,按气管、支气管树顺序检查气管管腔,观察管腔内有无明显新生物,将气管镜插入检查位置确定穿刺部位,将WANG氏针经支气管镜活检孔(FOB)送入,直视下尽可能垂直于支气管壁方向刺入病变,确定刺入病变组织后,在维持负压的情况下抽取标本。抽吸完毕后,用30ml注射器将穿刺吸取物用力推出,涂于干净的载玻片上,然后风干、固定,如果取到组织块,则将组织块放入10%的福尔马林中送病理科检查并对取材充分的标本进行免疫组化。TBNA抽吸结束后,每名患者均于病变部位行常规刷检、活检、灌洗检查。结果:1.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管腔无狭窄及粘膜未见明显异常的有25例,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有39例,患者局部粘膜可见充血水肿的有23例。2.不同取材方法诊断结果:2.1TBNA穿刺结果:87例患者,TBNA共对160个病变部位进行穿刺,结果有76名患者取得了阳性诊断,76例阳性诊断中恶性肿瘤有69例(79.3%),良性病变共有7例(9.2%)。2.2活检结果:87例患者中,10例获得阳性诊断结果,其中小细胞肺癌3例,腺癌5例,鳞癌1例,结核病1例,余77例均为正常支气管粘膜组织。2.3刷检结果:87例患者中,13例获得阳性诊断结果,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腺癌3例,鳞癌2例,非特异性炎症2例,肺结核1例。2.4灌洗结果:87例患者中,8例获得阳性诊断结果,其中腺癌5例,小细胞肺癌2例,鳞癌1例。3.不同取材方法在不同病变类型中的诊断结果:3.1在纵隔淋巴结肿大合并粘膜水肿病变中:TBNA获得阳性诊断21例,活检获得阳性诊断6例,刷检获得阳性诊断7例,灌洗获得阳性诊断3例,其中有5例TBNA为其唯一诊断阳性检查方法。3.2在纵隔淋巴结肿大合并管腔狭窄病变中:TBNA获得阳性诊断33例,活检获得阳性诊断3例,刷检获得阳性诊断5例,灌洗获得阳性诊断4例,其中有21例TBNA为其唯一诊断阳性检查方法。3.3在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变中:TBNA获得阳性诊断22例,活检获得阳性诊断1例,刷检获得阳性诊断1例,灌洗获得阳性诊断1例,其中有,21例TBNA为其唯一诊断阳性检查方法。4. TBNA细胞学与组织学对肺癌的诊断:经组织活检和术后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共78例,TBNA细胞学获得了明确肺癌诊断的患者有66例。5.TBNA免疫组化结果:CD56、P63、TTF-1、Syn4种抗体在不同肺癌类型中的阳性率明显不同。6.并发症:5例患者出现少量出血,未行特殊处理,3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大量出血,给予肾上腺素稀释液支气管腔内注入后出血停止,未见感染、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发生。7.结论及意义:TBNA是一项操作简单的内镜检查技术,对肺部疾病检出率高,并发症较少,尤其是在诊断纵隔及支气管腔外病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著提高了诊断阳性率,可常规应用于支气管镜检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