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上海文学与上海出版业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考察30年代上海文学与上海出版业的关系,重点落在思考30年代上海出版业对30年代上海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30年代上海国际都市是30年代上海文学和上海出版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性场域。伴随30年代上海都市辉煌而来的,是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繁荣。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发展环境、发展特点和出版物的接受状况,则决定性地影响着30年代上海文学的生成发展状貌,30年代上海文学的繁荣与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繁荣,两者之间有高度的关联。30年代上海租界相对宽松的出版管理环境吸引了大批作家定居上海。30年代上海都市崛起的新兴中产阶层是作家作品的当然读者,他们构成了促进30年代文学发展的巨大文化市场。30年代上海出版业注重市场善于整合营销、注重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以及注重拓展多种文化产业链的特点,极大地刺激着作家创作速度地提高及多产,也扩大了30年代文学和中国文学的传播范围,同时强化了作家的文学市场意识,以至于30年代作家整体上呈现出对趣味主义文学风格的追求。本文还分别对四位作家和出版的关系进行了个案研究。鲁迅是30年代上海左翼文学的精神领袖,依托30年代上海出版业的繁荣,鲁迅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并赋予了杂文这种新兴报刊文体新的内涵;林语堂创造的现代小品也是颇受出版市场欢迎的报刊休闲文体,通过和中外出版商的合作,林语堂让中国文学从上海走向了世界;赵家璧利用自己身处商业性出版机构良友图书公司文艺编辑的有利位置,出版了支持现代文学向经典化和大众化两个路径发展的大型丛书;邵洵美创办的多家出版机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传播班底,在传播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的同时,也拓展了30年代上海文学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合作特色。30年代上海出版业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它肯定和确证了现代文学经典化和大众化两种发展路径,强化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放性格局。本文结论是:文学发展不是一种纯粹的文化精神发展,它还受种种物质性场域规约。以30年代上海都市和上海现代出版业为代表的物质性场域形成的巨大力量,规约着30年代上海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貌,促进了它们的发展。
其他文献
BT(Build-Transfer)投融资建设模式(以下简称BT模式)作为BOT(Build-Operate-Transfer)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中得到迅速引入和
作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源自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但植根于美国之后,它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19世纪以自立为基础、人的
“遗产”是一个范畴相当宽泛的概念,具体可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遗产,文化的和自然的遗产。从等级上看,遗产大致可以分为世界遗产、国家遗产、本地遗产等。目前我国被列入《
数控技术是支持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性技术,决定着制造装备的功能和性能。其中,参数曲线、参数曲面插补是现代数控系统的标志性功能。作为数控技术的核心,插补技术尤其是参
急性重型胰腺炎(ASP)的发病急聚,变化迅速,病情危重复杂,预后不佳,近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AS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对此传统治疗仅仅是对症处理但不能明显改变其恶劣的预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突破传统业务领域,通过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而形成金融集团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不可否认,金融集团化是金融业突破分
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贯穿始终,无论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在汉语母语语文教学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词汇的系统性、层级性决定了词汇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系统性、层级性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投资工具,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和推动
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人民币的购买力水平持续提高,进而升值压力凸显。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升值2%,自此人民币结束了维持十年之久的
移动业务是通信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3G时代已不遥远。中国政府的3G政策不仅对通信运营商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影响深远,而且对3G中国标准TD-SCDMA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深圳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