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学者高友工立足于中国古典美学语境,在借鉴、改造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吸收康德美学、胡塞尔现象学、弗莱人类学、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等西方理论,并以儒家心性论为传统文化旨归,建构了一个庞大的“抒情传统”理论体系。第一章主要介绍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的理论架构,指出高友工在分析哲学背景下,以“现实之知”和“经验之知”的区分入手,肯定了“经验之知”在知识论中的合法性,从而确立了借“象征语言”进行艺术欣赏的可能,奠定了其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时高友工在确定以美感经验为审美活动核心对象的前提下,借语言学架构为传统诗学关于“心境”、“经验”的含混叙述提供了明晰的理论表述,并将传统批评对直觉的重视和新批评对形式的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作为纯粹美感活动的“抒情式批评”理论,显示了其“抒情传统”论的古典诗学立场与人文主义理想。第二章着重梳理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的历时态“抒情美典”建构,勾勒了高友工前期以美感经验为对象、以“内化”和“象意”为基点,挖掘先秦乐论、六朝文论、唐朝诗书美典和宋元画论中关于美典的论述,以及后期以戏曲美典和“叙述传统中的抒情境界”加以补正的理论进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高友工“抒情美典”的理论架构和历史叙述均带有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色彩;同时在其美典理论下,古典艺术创作无不以抒情为旨归,呈现出“千人一面”的单调景象,显示了“抒情传统”论的本质主义倾向。第三章从“抒情传统”论下的创作论和鉴赏论出发,论述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的中国古典诗学渊源及其创造。创作层面,通过创作起源(“抒情言志”:经验化了的“诗言志”)、创作核心(“象意”理论:形式结构下的“立象以尽意”)和创作目的(“抒情境界”:尽善尽美的“象外之象”)三方面探求高友工在经验论和现代新儒家影响下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改造,并认为其以经验之“情”统摄传统之“志”,抹杀了情、志、意、识的区别,也使抒情理论某种程度上泛化为一大而无用的理论“虚构”;鉴赏层面,通过将高友工的“再经验”理论、“抒情式批评”理论与传统批评理论对照,指出其“抒情式批评”实为在“抒情传统”论下、结合了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新批评分析方法、带有文化决定论色彩和阐释循环陷阱的理论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