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细胞因子活化的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细胞因子活化的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新型DLI)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急性白血病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allo-HSCT术后复发并接受新型DLI或常规DLI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多参数微小残留病检测系统,包括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术(FCM)、实时定量PCR(RQ-PCR)、复合扩增荧光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R显带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综合评价比较新型DLI和常规DLI疗效差异。新型DLI采用干扰素-α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常规DLI为直接输注单采的供体淋巴细胞。结果新型DLI组8例,治疗时疾病状态包括血液学复发(HR)7例,复发倾向1例,常规DLI组8例,治疗时疾病状态包括HR7例,分子学复发1例。新型DLI组与常规DLI组的诱导缓解率分别为62.5% vs 25%,对HR的诱导缓解率分别为57.14% vs 14.28%,诱导缓解中位时间分别为7天vs 23天。GVHD发生率分别为62.5% vs 25%,全血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2.5% vs 75%。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0% vs 12.5%。结论单中心小样本临床分析结果显示,新型DLI治疗移植后复发急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率为62.5%,诱导缓解中位时间7天,持续缓解时间长,是治疗移植后复发的有效手段,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个体化治疗策略,针对患者疾病状态、复发时间及移植类型设计新型DLI的治疗剂量,以最大程度产生GVL效应,降低重症GVHD的发生,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二、细胞因子活化的供体淋巴细胞输注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目的初步探索细胞因子活化的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新型DLI)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血细胞单采法收集经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MNC),用不同浓度的IFN-α(500U/ml、1000 U/ml、2000U/ml、4000U/ml)活化的MNC与SHI-1细胞系共孵育不同时间(2、3和7天),MTT法检测IFN-α活化的MNC对SHI-1细胞系的杀伤效应;2.利用SHI-1细胞系分组实验,摸索达到最佳细胞毒效应的时间和细胞因子浓度节点,应用FCM检测IFN-α对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免疫表型的影响;3.收集4例移植后复发患者接受新型DLI治疗前后的外周血,FCM检测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标志的变化。结果1. IFN-α能增强MNC对SHI-1的杀伤效率,高浓度IFN-α(4000U/ml)在作用时间为2天和3天时,即能显著增强MNC对SHI-1的杀伤效应,当作用时间延长至第7天时,常规浓度(1000U/ml)亦能显著增强MNC对SHI-1的杀伤效率;2.达到最佳细胞毒效应的IFN-α浓度为4000U/ml,作用时间为3天,经过IFN-α培养3d的MNC,CD3~+CD4~+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活化标志CD69表达升高,DC表面成熟标志不同程度升高;3.治疗有效的2例患者在治疗前后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均维持在稳定水平,而治疗无效的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有效的患者均出现淋巴细胞活化标志HLA-DR表达升高。4例患者治疗前后NK细胞、CD4~+CD25~+细胞、Tγδ细胞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1.体外细胞系实验证实,经过7天的共孵育,高浓度和低浓度IFN-α均能增强供体淋巴细胞(G-CSF动员的PBSC)的抗白血病效应;2. IFN-α可能通过促进DC成熟活化,增加对肿瘤抗原的提呈,从而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增强其杀伤效应;3.新型DLI可能通过活化传统T细胞发挥GVL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