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始,教育部开始在全国高校试行自主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探索方式改革高考,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它已经平稳实行了30余年,它的巨大功绩自不待言,但对于这一制度的争论也日趋激烈。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自主招生制度的公平性,许多人认为自主招生制度有利于强势家庭背景的学生进入大学,从而对弱势背景家庭的学生产生了不公平。其二则是质疑这一制度并未选拔出符合其初衷的人才,其选拔出的学生相较高考制度选拔的学生并无特异之处。 目前,对于这一制度的探讨多数集中于理论研究方面,或阐述自主招生优劣,或借鉴比较国外高等教育经验,或针对不足提出建议,而对于这一制度本身运作的实际情况缺乏有数据支持的实证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利用首都大学生发展情况调查问卷提供的数据,试图对自主招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自清末中国创立高等教育以来,招生制度曾经历经过次反复,最后定型于高考,在此期间曾进行过多次类似自主招生形式的改革,每次改革都是对选拔形式公平性和效率性的选择。其次本研究分析了自主招生制度的公平性,通过具体数据分析考察了不同升学路径学生在社会经济背景差异和地域上的差异,分析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否对强势背景家庭学生产生了倾斜。接着本文将探讨自主招生制度的效率性,亦即比较自主招生学生和普通招生学生在大学中各方面表现的差异,从而判断这一制度在选拔性上是否有效。 本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自主招生制度在选拔上对强势背景家庭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倾斜,父母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较高的家庭收入能够提高子女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大学的概率。同时,弱势家庭背景学生、农村生源则在此制度下的选拔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第二,自主招生制度至少不是无效率的。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在学业上相比普招生并不逊色,在大学的活动参与程度和能力提升上具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