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垂体零细胞腺瘤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表达及其意义目的:检测垂体零细胞腺瘤(NCA)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的表达,分析NCA中ESM‐1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ESM‐1作为判断NCA侵袭性指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入路手术、且免疫组化类型为NCA的患者的石蜡标本94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与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4例NCA中ESM‐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是否具有侵袭性及Ki‐67指数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94例NCA中均可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ESM‐1阳性表达,有90例NCA的肿瘤细胞ESM‐1呈阳性表达,4例为阴性表达。侵袭组中血管内皮细胞ESM‐1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非侵袭组(P<0.05),血管内皮细胞ESM‐1的高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Ki‐67指数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ESM‐1的高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Ki‐67指数、肿瘤最大直径及是否具有侵袭性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SM‐1在NCA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均有表达;(2)ESM‐1在肿瘤细胞的高表达与NCA的侵袭性无关;(3)血管内皮细胞的ESM‐1高表达与NCA的侵袭性有关,有望成为评估NCA侵袭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第二部分: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卒中对术后残余瘤的影响目的:(1)计算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FPA)术后残余瘤的生长速率,探讨NFPA卒中对其术后残余瘤生长速率的影响。(2)检测NFPA中ESM‐1及survivin、Fascin蛋白的表达,分析NFPA中ESM‐1及survivin、Fascin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腺瘤卒中的关系。方法:(1)收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行经鼻蝶入路手术、且术后有肿瘤残留的57例NFPA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计算术后残余瘤的肿瘤倍增时间(TVDT)、快速生长比、卒中囊变/肿瘤体积比,分析术后残余瘤的TVDT与术前是否存在腺瘤卒中、腺瘤卒中病程及卒中囊变体积的关系。(2)收集这57例患者的石蜡标本,对57例NFPA中ESM‐1及survivin、Fascin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NFPA是否具有卒中及卒中病程的关系。结果:(1)30例NFPA患者出现腺瘤卒中、27例无腺瘤卒中,有49例术后残余瘤的体积出现增大,8例萎缩,TVDT平均(1305.82±1685.32)天。腺瘤卒中组与无腺瘤卒中组的术后残余瘤快速生长比分别为56.67%、66.67%,二者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腺瘤卒中组的术后残余瘤快速生长比为81.82%,显著高于慢性腺瘤卒中组的36.84%(P<0.05);卒中囊变/肿瘤体积比<12%组与≥12%组的术后残余瘤快速生长比分别为40%、66.67%,二者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57例NFPA患者中,有42例(73.68%)可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ESM‐1呈阳性表达,无腺瘤卒中组血管内皮细胞ESM‐1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腺瘤卒中组(P<0.05),亚急性腺瘤卒中组与慢性腺瘤卒中组间血管内皮细胞ESM‐1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例NFPA患者均可观察到Fascin蛋白呈阳性表达,无腺瘤卒中组Fasc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腺瘤卒中组(P<0.05),亚急性腺瘤卒中组与慢性腺瘤卒中组间Fascin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7例NFPA患者中,45例可观察到Survivin呈阳性表达,腺瘤卒中组与无腺瘤卒中组间Survivin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腺瘤卒中组与慢性腺瘤卒中组间Survivin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术前NFPA卒中减缓了术后残余瘤的增殖能力;(3)对处于亚急性、慢性腺瘤卒中的NFPA患者而言,若症状轻微,可以采用定期随访的策略。第三部分: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FPA)术后六项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素(TSH)、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变化,探讨NFPA术后内分泌水平改变的规律及意义。方法:(1)收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行经鼻蝶入路手术的87例NFP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手术切除NFPA情况,将87例患者分为2组:全部切除(TR)组(50例)、大部分切除(PR)组(37例);(2)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术后第1天(1DAO)、术后第7天(7DAO)、术后第4个月(4MAO)及术后1年(1YAO)检测垂体六项激素;(3)根据测得的垂体六项激素结果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关系,分别赋值,将6个赋值结果相加即得垂体总体激素,计算各个观察点的垂体总体激素。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垂体六项激素、垂体总体激素的变化。结果:(1)87例NFPA患者在各个观察点中,PR组、TR组各有5种、6种的垂体激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分析,这些激素在多个观察点的激素水平差异明显(P<0.05);PR组、TR组的垂体总体激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分析,PR组中,术前垂体总体激素显著高于1DAO、7DAO,4MAO、1YAO的垂体总体激素显著高于1DAO,P均<0.05;TR组中,术前垂体总体激素显著高于1DAO、7DAO,1YAO的垂体总体激素显著高于1DAO、7DAO及4MAO,P均<0.05。(2)30例NCA患者在各个观察点中,PR组各个激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组各有5种垂体激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分析,这些激素在多个观察点的激素水平差异明显(P<0.05);PR组的垂体总体激素在各个观察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组的垂体总体激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分析,术前的垂体总体激素显著高于1DAO、7DAO,1YAO的垂体总体激素显著高于7DAO、4MAO,P均<0.05。结论:(1)NFPA术后,所有患者的垂体激素水平呈现1DAO~7DAO明显下降,而后逐渐回升,其中,PR组的垂体激素水平在4MAO时开始显著回升,TR组的垂体激素水平则在4MAO、1YAO均显著回升;(2)结合垂体六项激素及垂体总体激素,有助于在术前、术后更全面、准确地判断NFPA患者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预估术后腺垂体功能的恢复趋势、为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时机与疗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