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损害标志物与新发NAFLD及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同时也被认为是不良心血管预后和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危险因素。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颈动脉中内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增加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之一,而低度白蛋白尿作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肾脏损害的早期标志,与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然而,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低度白蛋白尿与NAFLD以及肝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我们的研究以40岁及以上的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血管损害标志物对NAFLD以及无创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对象与方法: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在上海市嘉定区10375名4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基线ba-PWV和CIMT的上四分位数被定义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基线的尿白蛋白排泄量由晨起的第一次尿样本获得。尿白蛋白比肌酐比值(albumin-to-creatinine,ACR)的上四分位数定义为低度白蛋白尿。随访时,NAFLD由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由无创指标评定,包括NAFLD纤维化评分(NAFLD fibrosis score,NFS)≥-1.455,纤维化评分-4(fibrosis-4 score,FIB-4)≥1.3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0.5。研究结果:1、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与新发NAFLD以及无创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我们最终纳入了3433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访4.3(4.3-4.5)年后,有654(19.1%)人新发NAFLD,其中分别有412(12.0%),468(14.4%)和97(3.4%)人进展为NFS≥-1.455,FIB-4≥1.3和APRI≥0.5。在校正了传统的混杂因素后,ba-PWV每增加一个标准差,NAFLD与肝纤维化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20.0%(比值比[odds ratio,OR]1.2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7-1.33),22.0%(OR1.22;95%CI 1.08-1.39),17.0%(OR 1.17;95%CI 1.04-1.32)和37.0%(OR 1.37;95%CI 1.07-1.75)。与Quartile 1组的ba-PWV相比,Quartile 4组的NAFLD以及肝纤维化风险分别增加了63.0%(OR 1.63;95%CI 1.20-2.22),112.0%(OR 2.12;95%CI1.42-3.17),86.0%(OR 1.86;95%CI 1.28-2.69)和201.0%(OR 3.01;95%CI 1.29-7.04)。CIMT每增加一个标准差,NAFLD的发病风险增加12.0%(OR 1.12;95%CI1.01-1.24)。在按照血糖状态分层后,ba-PWV的相关性仅在非糖尿病人群中显著,而CIMT在非糖尿病人群中仅与新发NAFLD存在相关性。2、低度白蛋白尿与新发NAFLD以及无创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在本项研究中,我们纳入了3308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随访4.3(4.3-4.5)年后,有622(18.8%)人新发NAFLD,其中分别有389(11.8%),448(14.3%)和91(3.3%)名进展为NFS≥-1.455,FIB-4≥1.3和APRI≥0.5。在校正了混杂因素后,尿ACR每增加一个标准差,NAFLD的发病风险增加13.0%(OR 1.13;95%CI1.02-1.25),NFS≥-1.455,FIB-4≥1.3和APRI≥0.5的风险分别增加17.0%(OR 1.17;95%CI 1.04-1.32)、12.0%(OR 1.12;95%CI 1.02-1.24)和24.0%(OR 1.24;95%CI1.02-1.51)。Quartile 1组的尿ACR相比,Quartile 4组的NAFLD以及肝纤维化风险分别增加了53.0%(OR 1.53;95%CI 1.12-2.09),92.0%(OR 1.92;95%CI 1.30-2.84),82.0%(OR 1.82;95%CI 1.27-2.62)和147.0%(OR 2.47;95%CI 1.20-5.09)。这种相关性在非糖尿病人群中持续显著。结论:我们的研究证实,ba-PWV与NAFLD以及肝纤维化的发病风险均存在独立的相关性,CIMT仅与NAFLD的发病风险相关,而在肝纤维化风险中未观察到显著的相关性。低度白蛋白尿与NAFLD以及肝纤维化的发病风险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上述血管损害标志物与NAFLD以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仅在非糖尿病的人群中显著。我们的结果仍需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支持。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以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持续性炎症为典型病理特征。U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肠道菌群紊乱和免疫反应失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目前临床上可使用的UC治疗药物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新型药物仍然是当务之急。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一种内源性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世界最多见和最重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随着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逐年递增,近年来发现胆汁酸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次我们的目的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胆汁
目的: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涉及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肝移植后的新发自身免疫性肝炎。青少年人群(10岁-19岁)相较于低龄儿科患者,主诉更明确,对于自身病情的了解亦更详细。总结分析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转归,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随访的32例青少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分型
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小叶间胆管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疾病进展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其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胆管上皮细胞的免疫损伤在PB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部分KLRG1阳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参与介导PBC患者胆管的免疫损伤目的:探究PBC患者肝内KLRG1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研究KLRG1阳性免疫细胞参与胆管
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肝纤维化是当今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因此,探寻NASH及肝纤维化防治的新靶点及新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靶向肝星状细胞(HSC)可治疗肝纤维化及表观机制在HSC激活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构建基于细胞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表观抑制剂库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前期筛选研究发现HDAC抑制剂givinostat可强力抑制HSC激活,提示givinosta
研究背景与目的:他克莫司是一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既往研究和专家共识都已证明其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诱导缓解是安全有效的。本项单中心、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拟探讨口服他克莫司在治疗激素依赖性或激素抵抗性IBD中诱导缓解以及维持缓解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共筛选了41例激素依赖性或激素抵抗性炎症性肠病的成年患者,包括克罗恩病(CD,n=20)和溃疡性结肠炎(UC,n=21)。他克莫司口服起始剂量为0.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发生在胃肠道的、原因不明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研究表明其发病是遗传、外界环境和肠道菌群改变等综合作用导致,其中肠道菌群失调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们在IBD患者粪便标本中检测数种过去报道与IBD或结直肠癌相关的细菌的丰度,发现IBD患者粪便中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艰难梭菌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高度重视,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规范学习管理,提高学习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直机关中心组学习,2021年8至10月份,中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
期刊
目的:1.分析AP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及建立AP的早期风险评估模型。2.分析肥胖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1.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发病时间在72小时内且入院24小时内基本信息及检查结果完整的AP患者305例,非SAP组261例,SAP组44例。比较非SAP组与SAP组间研究指标,纳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
目的高脂饮食可诱发慢性系统性炎症反应,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脂饮食导致的肠道脱氧胆酸(DCA)水平增加在炎症性肠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机制尚未明了。近来研究发现,促炎性巨噬细胞(M1型)在高脂饮食诱发的肠炎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高脱氧胆酸促进巨噬细胞M1型极化参与高脂饮食相关肠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第一部分方法DCA作为次级胆汁酸,主要由肠道特定细菌(多为革兰氏阳性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