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安徽省淠史杭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系统论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文献研究、资料收集、实地调研以及利益相关分析法为基础,对研究区域的生态补偿范围进行了划分,采用溢出效益法、成本核算法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核算,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从而使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旨在为我国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在探讨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及内涵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一些重要服务功能进行了归纳,通过对流域生态补偿机理的研究,明确了补偿主体和补偿客体的具体对象。
(2)结合淠史杭流域上下游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及相应的生态功能区划,对流域的生态补偿空间范围进行了划分,分为“生态价值受偿区”与“生态价值补偿区”;并对流域内涉及生态利益的相关群体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3)提出了以溢出效益核算、成本核算为依据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构建了溢出效益法核算模型和成本法核算模型,运用溢出效益法计算出的生态补偿标准为7.05亿元,运用成本法计算出的生态补偿标准为2.34亿元,得出理论上获得补偿标准的两种不同方案,供决策者根据财力进行选择。
(4)通过分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及特点,在综合考虑流域经济、社会、政策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管理与协调机制”、“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资金运作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为支柱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总框架,明晰安排了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机制及“输血型”生态补偿资金与“造血型”生态补偿资金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政府管理资源实施生态补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完善落实生态补偿的各项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