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铬及其化合物是冶金、金属加工、电镀、制革、颜料等行业常用的化工原料,在上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铬废弃物,其中可溶性的六价铬具有“三致”效应(致突变、致癌、致畸),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而三价铬具有毒性小、易固定的特点,所以将可溶性的六价铬还原并固定为为三价铬,是环境中铬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
传统铬污染治理的物理化学方法存在着投资大、能耗高、操作困难、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而新兴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因其成本费用低、易操作、环境友好、适于大范围污染的原位治理等特点,逐步成为研究人员的关注热点。本论文正是立足于这一要求,对采集到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得到两株具有抗铬还原铬能力的细菌,同时对它们的抗铬与还原铬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介绍了抗铬还原铬细菌的采集、富集、分离和鉴定过程,分离出一株具有抗铬能力的阴沟肠杆菌CYS-25和一株具有还原铬能力的人苍白杆菌CTS-325。
(2)探讨了人苍白杆菌CTS-325还原六价铬的机制,认为其是一种酶促还原,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不同营养物质对六价铬还原过程的影响,推测出还原六价铬的电子供体来自人苍白杆菌CTS-325的糖酵解2(EMP2)代谢阶段,此外对不同初始六价铬浓度、pH对还原六价铬及菌体生长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这些实验结果对实现人苍白杆菌CTS-325处理铬污染的工程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研究了抗铬阴沟肠杆菌CYS-25在六价铬诱导下,菌体表面微结构及成分的变化,从微观角度上分析了阴沟肠杆菌CYS-25的抗铬机制。
(4)用电子顺磁共振方法(EPR)分析了人苍白杆菌CTS-325还原六价铬后的产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