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中医适宜技术介入中风病患者社区康复,研究中医适宜技术对社区中风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社区中风患者按整群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加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针刺、艾灸、推拿、物理治疗(良肢位摆放、抑制痉挛和维持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定期康复家访指导、心理治疗等。两组患者分别进行12周的治疗,观察两组社区中风患者治疗12周前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Barther指数(BI)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中医适宜技术康复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12周的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35.16±13.19)、Barther指数(BI)(39.25±15.99)与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54.68±13.19)、Barther指数(BI)(63.75±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的FMA评分、BI评分显著提高,说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治疗组在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等级分布和治疗前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等级分布相比较,有明显改善,表明患者的痉挛状态显著缓解。对照组治疗前后12周的变化比较,对照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32.85±15.42)、Barther指数(BI)(37.45±15.48)与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34.30±15.01)、Barther指数(BI)(41.75±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常规康复治疗对于社区中风患者有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等级分布优于治疗前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治疗后的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34.30±15.01)、Barther指数(BI)(41.75±14.30),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32.85±15.42)、Barther指数(BI)(37.45±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FMA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说明中医适宜技术康复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等级分布和对照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等级分布相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医适宜技术康复治疗方案疗效显著。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对于社区中风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疗效显著,表现在:①提高了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②提高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③降低了中风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