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保险市场已经全面开放,在此背景下,面对国外保险公司咄咄逼人的竞争,中国保险公司要生存、发展、壮大,首先必须要对当前整个行业环境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对未来的走向有一个科学的预测,即需要具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必须知道——开放的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将如何变化,作为绝大多数成立时间仅仅只有十几年、几年的中国保险公司与即将同台竞争的在国外经营了上百年的外资保险公司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优势又何在,中国保险公司发展的产业环境如何,政府部门又面对哪些方面的挑战,中资保险公司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等涉及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就是通过中外资保险公司经营上的差距比较,通过对国内保险公司的优势分析,提出如何提高中国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对策。本文除前言以外共分三个部分。一、中国保险业与国外保险公司经营上的差距比较。包括国内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在经营策略、经营管理、产品开发、销售模式上的差距比较。在经营策略及经营管理上,外国公司由于有比较长的经营历史,一般都是上百年,并有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经营的经历,对新兴市场的开发有一个比较长远的考虑,公司的经营策略不会因为经理人员是否更替而发生变化,公司的长期稳定经营不会受到外界不合理、不合法竞争的诱惑。相对来说,内资公司有的考虑就有欠缺,图一时的业务规模,短期行为较为突出,另外每任经营班子可能都有不同的考虑,从而对公司的长期稳定经营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在经营管理上,仅从制度上来看,中资公司和外资公司没有大的差别,都有核保制度、核赔制度、保单管理、资金运用、内控制度,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差距还很大,特别体现在核赔上,这既有公司经营上的原因,也与市场上一些公司外部的因素也有关系。在产品开发上,国内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险种单一现象,市场的许多险种针对性和适用性差,条款设计缺乏严密性,不能很好地满足投保人多方面的需要,甚至成为积压和滞销的淘汰产品,许多保险公司的经营都集中在数量有限2的一些险种上。与外资保险公司相比,保险产品的同构现象也十分严重,各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相似率达 90%以上,这种状况导致了保险公司的“重复建设”、低水平过度竞争。在销售模式上,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通过考试的代理人员达到了 200 万人,通过个人营销员考试的,共有 108 万人,在目前保险公司的业务中,大部分都来自营销,通过对营销的管理方式比较,可以看到,中资公司一般还是粗放式经营的比较多,仅一个分公司雇佣的营销人员少则 1 千 2 千,多则 1 万 2 万,这种趋势越来越强,而且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还在降低,而外资保险公司则普遍要求严格,对营销人员重培养,重营销人员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的不同造成营销员的公司的认同,影响到对客户服务质量的好坏,调查发现,一般 3 到 5 年下来,外资公司客户的保有量还能达到 70%~80%,而内资公司的脱保率却达到 70%~80%,大部分客户过了年就不保了,续保率很低,表面看来,好象是营销员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司的管理的问题,是公司经营策略的问题。二、国内保险公司的优势分析。包括劳动力优势、熟悉国内市场优势、熟悉国内制度优势以及后发优势等几方面内容。三、提高国内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的策略。包括政府环境、监管机构、保险公司等几个方面。在政府环境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对政府提出的挑战,作为政府来说,要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履行自己的承诺,实际核心是 6 个字:开放,规则,竞争。开放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但开放的市场并不代表没有保护;其次是规则或者说原则,涉及金融服务领域的非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在监管机构和监管方式上,无论从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是从监管手段、监管方式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监管模式,现在在世界各国变化很快,但归根结底是采取统一监管还是采取分业监管的问题,我们采取的是分业监管方式,但合业监管方式也正在一些国家逐渐推广。在中资保险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上,不仅需要中资保险公司自身改变经营策略,改变销售模式,还需要有一个好的市场环境, 一个好的监管制度、好的监管方式。中国加入世贸是对政府提出的挑战, 但这种挑战形成的压力,3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最终都要落到保险公司身上,中资保险公司必须尽快转变观念,缩小在经营策略上、经营管理上、产品开发上、销售模式上的差距,结合投资能力的增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入世后中国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 入世, 保险,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