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有华人否认,中国古诗蕴藏着深遂的艺术;少有英语读者了解,他们欣赏中国古诗的译本,实际上是对中国古诗的误读。结果,几千年来中国古诗在华人文化中大放异彩,在世界文学里却由于语言障碍而没获得应有的地位。那么,看译本的英语读者,怎么才能像华人一样,真正读懂中国古诗的美呢?假若这不可能,问题出在何处?答案牵涉到文化,历史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但对中国古诗研究来说,这诸多方面提供的是一个新议题——中国古诗的可译性。 中国古诗的可译性一直是文学翻译评论中的热门话题;但大部分译论都偏爱以相同的标准去评价译文。如国内流行的某些有关评论文章认为,诗歌翻译只能遵照“信达雅”原则。事实上,该原则是从译者角度提出的,只是翻译领域中的理想目标,其译文仅适合精通英汉双语的读者。现实里的中诗英译,服务对象应是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英语读者。时代不同,读者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于是他们的译文或是突出原语特征(中文),或是强调目的语优势(英文)。用同样的标准评判某译文的好坏,很容易造成是非不分。所以,重新给中诗英译分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 本文意欲把中诗英译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传统译法,既强调忠实于原文,又要求符合英语行文规则。此类译文的译者尽管在如何处理原文的音,形,意上意见纷纭,但都一致认为翻译就是在得失之间相互妥协,以求得平衡。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列出自译诗及见解,证明传统译法的译文仅受中国读者喜爱,在英语读者中却难获得同等效果。 既然传统译法表现原文常常失真,就该寻求一种新的方式,让英语读者理解中诗的精髓。直译法只求体现原文的精细美,不太考虑英文语法规则,就是这种方式的代表。采用直译法的译文通常被误解为逐字死译。其实对简洁细致的山水诗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研究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大多可从译文中品出汉诗的原汁原味。跟传统译法相比,直译法很难创造出独立的文学作品,但却能给中国文学研究提供更好的素材。 第三种是以庞德为代表的改译法,随意删改原文字意,以便译者自由发挥。改译法完全把汉文化内化成了英语文学,和直译法是两个极端。采用改译法的译文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原文特征,按英语文学标准来看,都可称为好诗。例如庞德的译文,就不是原诗的复制,而是原诗基础上的再创作。尽管他译出的诗歌很多都与原文相左,但不得不承认,只有这种译法才能产生最受普通英语读者认可的作品。 中诗译作的读者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翻译的方法也该相应地改变。由于读者的需求不同,如何译中诗的方式绝不仅限于上述三种。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中诗英译不该再局限于单纯的文学探讨,而应扩展至文化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