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细胞干性调控关键非编码RNA分子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215076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NCRNAs在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调控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1)用无血清三维立体悬浮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后,采用荧光抗体标记干细胞表面的标志(CD44、CD24),再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CD44+/CD24-表型)和乳腺癌非干细胞(non-BCSCs);免疫印迹法明确乳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中的干性标志物(SOX2、ALDHA1、CD44、CD24)表达情况;2)采用人基因外显子1.0ST阵列进行全转录本芯片测序,生物信息分析乳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差异表达LNCRNAs;q RT-PCR验证候选差异表达分子。3)采用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探究差异LNCRNAs的功能特征;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模块分析,进一步筛选与肿瘤干性相关的核心LNCRNAs同时对其进行功能注解;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http://bcgenex.centregauducheau.fr/BC-GEM/GEM-requete.php)和GEPIA数据库(http://gepia.cancer-pku.cn/index.html)验证前期确定的核心LNCRNAs分子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样本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并进行临床生存分析。4)采用si RNA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敲低LNCRNAs ZGRF1,研究敲低ZGRF1后乳腺癌细胞干性表型变化如CD44+/CD24-表型细胞比例、微球体形成能力以及克隆形成能力。结果:1)相比较贴壁培养细胞,微球体悬浮培养细胞可显著上调乳腺癌细胞干性标志物如CD44、SOX2和ALDHA1在蛋白和m RNA水平的表达,而下调CD24表达;通过分选得到乳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发现乳腺癌干细胞相比较非乳腺癌干细胞具有143个显著异常表达的LNCRNAs(FC值≥2.50和P值≤0.050),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18个,表达下调的25个。2)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LNCRNAs主要参与RNA结合活性调节、翻译活性调节、核酸结合、剪接体复合体组成、线粒体蛋白复合体组成、内部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膜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体组成部分、白介素6受体复合物和δDNA聚合酶复合物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复合物等生物学功能;进一步采用下游信号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LNCRNAs主要聚类到六大关键信号通路,分别为RNA转运、剪接体、氧化磷酸化、NOD样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3)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组织标本检测发现,ZGRF1、ETFA、RPL9、MFSD14C、ABCE1和CCT8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分子亚型如Luminal型、HER2阳性型,而ZGRF1(P=0.014,HR=1.4)、ETFA(P=0.022,HR=1.5)、ABCE1(P=0.022,HR=1.5)、CCT8(P=0.0018,HR=1.7)的表达增强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呈显著负相关。4)采用si RNA敲低ZGRF1可导致乳腺癌细胞的微球体形成效率以及微球体大小均显著降低,伴随CD44+/CD24-细胞亚群比例减少;ZGRF1敲低同时可导致乳腺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减弱。结论:1)相比较已分化肿瘤细胞,乳腺癌干细胞的LNCRNAs表达谱具有显著差异。2)差异的LNCRNAs可通过与其他754个能编码蛋白的基因(PCG)相互作用发挥功能,通过RNA转运、剪接体、氧化磷酸化、NOD样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调控肿瘤干细胞功能。3)ZGRF1是一潜在的乳腺癌干细胞干性调控分子,在乳腺癌干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亚型乳腺癌,且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显著相关。4)干扰ZGRF1表达水平可导致乳腺癌细胞干性表型的变化。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LNCRNAs在乳腺癌细胞干性维持中调控功能提供了证据,也为靶向乳腺癌干细胞的个体化临床诊疗提供了研究新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运用WGCNA法在透明细胞癌中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判断患者的预后风险。同时运用该方法在非透明细胞癌中探究具有预后判断价值的靶点,并对其治疗意义做初步探究。方法:从TCGA官网和GEO数据库下载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和嫌色细胞癌的m RNA测序数据和对应的临床资料,通过Limma法分析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TCGA数据库中,对DEGs进行WGCNA分析,获得共表达基因模块。选取与临床性状相
目的:利用公共数据库筛选胃癌中高表达基因,确定该基因在胃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转录和翻译表达水平,探讨其对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同时阐述其编码蛋白在胃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子机制,为胃癌的早期临床诊断和靶向干预治疗提供线索和思路。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挑选出配对的胃癌组织样本,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筛选出胃癌中高表达基因CLDN6;在胃癌细胞系中检测不同细胞系CLDN6表达情况,在仁济医院病人组织样本以及
目的:前列腺癌是世界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肿瘤耐药性、治愈率低和预后不良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索新的抗癌药物、治疗方法和机制有助于前列腺癌疗效的改善。本研究旨在探究芳香二胺类药物喷他脒在前列腺癌中的抗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CCK-8检测、集落形成实验与细胞周期分析确定喷他脒对前列腺癌细胞
背景: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4-7倍。CASSINI和AVERT试验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预防癌症相关血栓是有效和安全的。然而,NOACs进行血栓干预是否具有成本-效果尚未清楚。方法:本研究先对基于Khorana评分的VTE相关临床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
背景:三阴性乳腺癌因缺少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等分子的表达,所以内分泌和靶向药物疗效较差,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但三阴性乳腺癌常出现化疗耐药而导致患者预后变差,故对其耐药性的机制研究十分
目的:探究YAP在I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组织中的病理学表达及定位,探索通过靶向抑制YAP治疗神经纤维瘤的可行性,为NF1肿瘤性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的相关数据库,筛选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经手术切除的I型神经纤维瘤肿瘤组织的病理样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比研究YAP蛋白在正常神经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定位;2.为进一步研
目的:探究天然免疫蛋白NLRC3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疾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放射性直肠损伤是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目前,关于放射性直肠损伤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课题主要探讨照射后microRNA-122-5p(miR-122-5p)表达变化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收集直肠癌患者在放疗前与放疗后的外周血,并通过qRT-PCR技术检测血清中miR-122-5p的表达变化;进一步在C57BL/6小鼠放射性直肠损伤模型中验证miR
胰腺癌易早期转移,临床诊断出肿瘤时大多处于中晚期,其预后往往较差,这也决定了早期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性。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分子影像学以分子生物学为研究基础,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分子影像中磁共振与荧光双模态分子探针的研究,可以实现成像方式的优势互补,将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本研究构建了酶响应型双模态分子探针Fe3O4-HSP-QM,旨在细胞水平,研究双模态成像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目的】本研究基
本研究拟探讨结直肠癌(CRC)外泌体中Lnc RNA HNF1A-AS1对成纤维细胞活化和CRC肝转移的影响。首先,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功能试验,探索不同转移性CRC细胞外泌体内Lnc RNA HNF1A-AS1在成纤维细胞活化和CRC肝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然后,通过体外功能试验和ROC曲线探究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对CRC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CRC血清外泌体内Lnc RNA HNF1A-AS1的临床价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