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是存在运动的事物,就会产生节奏。在影视艺术中,视听语言的变化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节奏。人物纪录片是以人为拍摄记录主体,相较于其他影视作品而言,叙事和表意手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人物纪录片更需要通过灵活运用节奏来进行表情达意,避免使得影片枯燥无味。本文在康德审美共通感的理论起源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前人对审美共识理论的分析,重点结合影视心理学和影视美学的观点,进一步将审美共识细分为情感共识、认知经验共识和文化共识三大方面。并辅以众多优秀的人物纪录片作为例证,对片中出现的节奏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这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更好地把握影视节奏与心理和审美之间的关系有指导意义。因为只有更好地了解、体会受众的情感体验,更多地从审美共识角度出发进行创作,才有助于人物纪录片在更大范围内传播,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审美共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并对人物纪录片中常用的节奏进行概述和分类。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文章的核心章节。第二章分别从内心情感节奏和外部情绪节奏的角度分析如何通过叙事、声音、景别、色调的变化让纪录片所表达的情绪与观众的情感达成较为一致的审美体验和共识。第三章主要基于受众认知经验共识的基础之上,在设置悬念、解决冲突、把握镜头运动和使用蒙太奇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更好地把控人物纪录片的节奏。第四章重点讲述人物纪录片中应该如何捕捉主人公的话语,体现其自身的文化符号。以及要针对不同风格的影片选择合理的视角来进行叙述,促进纪录片的文化传播。通过研究可知,节奏对于人物纪录片的优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影响节奏的因素,远不止文中所述。不论是视觉元素还是听觉元素,都需要融合贯通到影片之中,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作为普遍性准则的审美共识来进行指导,使其与节奏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才能让受众体验到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