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人物形象流变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er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公,原名李修元,法号道济,南宋时期的一名僧人,因行为疯颠而被人称作济颠,又被唤作济公。济公在中国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老百姓对于济公的认识多来源于影视文化的宣传,殊不知自南宋以来,济公的故事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济公的形象并非一开始便是我们从影视中所认知的那般,他的形象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和文人创造,所以他的形象是在发展中变化着的。笔者意欲通过搜集并且梳理历来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期望对济公人物形象的流变作出分析,并对其形象不断变化的原因予以阐释,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济公人物考辨。这一章节主要是包括济公的身世与经历两个部分。对于济公这个人物的原型,早年的研究者们一直存在争议,认为济公的原型并非是南宋僧人道济,而是另有其人。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引证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济公的人物身份进行了考证,并且通过年份相近的文献记载,对济公生平的事迹进行了梳理,其中可能包含了时人对于济公故事的再创作,这些或真或假的故事皆是构成后来济公故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济公小说版本概述。因为要研究济公形象的流变,所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济公故事是十分有必要的。济公故事主要分为两大系统,一是以沈孟柈的《钱塘湖隐济公禅师语录》及其影响下的“语录系”小说为代表,这一系列的济公小说,主人公的活动范围主要以杭州为主,故事并无多大差异;二是以郭小亭《济公全传》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主人公的活动范围以北京城为中心。两个系统的济公故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济公的形象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三,济公故事的流变。济公的形象是多样化的,所以笔者打算对他的形象进行多方位的解析。这一章笔者将济公形象分为“圣”“异”“侠”“官”四个主要形象特点。济公首先是作为一个禅门中的异类而被人们注意到的,他是一位有道僧人,同时他的“异”也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他既是一个异类,很多行为都不为世俗所接纳,但同时又是一位圣人形象,所以他的形象便自带了矛盾的属性。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后,济公形象又带有了侠客的性质,很有可能受到当时文坛上的风气影响,济公即便不为官,然却有了“官”的形象。可见,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济公的形象内涵也愈加的丰富。四,济公故事不断流变的原因。在前面章节多方位的阐释了济公的形象后,很难不让人去揣测分析促使这个形象不断演变的原因。济公的形象是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创作出来的,其中包含了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内涵,笔者主要从创作背景、民间信仰、狂禅思想、文人推动等四个方面进行阐发,以期窥见济公故事不断演化的深层动因。
其他文献
流程是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证。科学、完善、规范的培训操作流程不仅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也是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规范化操作流程设计对于
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使干部人事管理模式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职务管理与职责管理相统一、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只有深入调查分析基层林业领导干部的不
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实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主渠道。作为培训机构来讲,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培训质量,是在激烈的培训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欧阳修一生于跌宕坎坷的政治生活中,始终保持耿介忠直之理性本色不改;同时在其闲暇时光里,欧氏又常纵情于山水湖光,以诗酒琴棋相伴,显现出其人格之中放达不羁、追求诗性自然
“悲剧精神”是植根于人类集体心理或意识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精神状态,这一名词虽由悲剧生发,但其内涵却不拘于悲剧。一般说来,悲剧精神的内涵总是包含着抗争、追求、超
王兆云的《惊座新书》作为一部笔记小说,既有补史阙的纪实类作品,也有昭劝诫的讲究因果报应类作品,还有开阔视野的记奇类作品,以及追求娱乐消遣的笑谑类作品。它题材丰富,内
明代是诗歌批评的“集大成”时代,诗歌的评点风气尤为兴盛。至明代中后期,明人对汉魏六朝诗歌的批评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广泛涉及六朝诗歌的选编辑佚、诗歌史流变与风格辨
林业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估是衡量林业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的重要依据,既可以客观评价培训过程,更有利于改善培训项目,尤其对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客观分
刘玉栋是位勤奋进取、不断开拓文学世界的作家,自199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生活无痕迹》至今,他的创作已坚持了二十几个年头。他在中短篇小说的淬炼中渐趋成熟,终于在2010年发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是英国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戏剧家之一。他为戏剧再次成为英国文坛的主要文学形式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品特一直保持着不断求新、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