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公,原名李修元,法号道济,南宋时期的一名僧人,因行为疯颠而被人称作济颠,又被唤作济公。济公在中国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老百姓对于济公的认识多来源于影视文化的宣传,殊不知自南宋以来,济公的故事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济公的形象并非一开始便是我们从影视中所认知的那般,他的形象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和文人创造,所以他的形象是在发展中变化着的。笔者意欲通过搜集并且梳理历来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期望对济公人物形象的流变作出分析,并对其形象不断变化的原因予以阐释,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济公人物考辨。这一章节主要是包括济公的身世与经历两个部分。对于济公这个人物的原型,早年的研究者们一直存在争议,认为济公的原型并非是南宋僧人道济,而是另有其人。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引证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济公的人物身份进行了考证,并且通过年份相近的文献记载,对济公生平的事迹进行了梳理,其中可能包含了时人对于济公故事的再创作,这些或真或假的故事皆是构成后来济公故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济公小说版本概述。因为要研究济公形象的流变,所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济公故事是十分有必要的。济公故事主要分为两大系统,一是以沈孟柈的《钱塘湖隐济公禅师语录》及其影响下的“语录系”小说为代表,这一系列的济公小说,主人公的活动范围主要以杭州为主,故事并无多大差异;二是以郭小亭《济公全传》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主人公的活动范围以北京城为中心。两个系统的济公故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济公的形象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三,济公故事的流变。济公的形象是多样化的,所以笔者打算对他的形象进行多方位的解析。这一章笔者将济公形象分为“圣”“异”“侠”“官”四个主要形象特点。济公首先是作为一个禅门中的异类而被人们注意到的,他是一位有道僧人,同时他的“异”也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他既是一个异类,很多行为都不为世俗所接纳,但同时又是一位圣人形象,所以他的形象便自带了矛盾的属性。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后,济公形象又带有了侠客的性质,很有可能受到当时文坛上的风气影响,济公即便不为官,然却有了“官”的形象。可见,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济公的形象内涵也愈加的丰富。四,济公故事不断流变的原因。在前面章节多方位的阐释了济公的形象后,很难不让人去揣测分析促使这个形象不断演变的原因。济公的形象是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创作出来的,其中包含了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内涵,笔者主要从创作背景、民间信仰、狂禅思想、文人推动等四个方面进行阐发,以期窥见济公故事不断演化的深层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