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区块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压降扩展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南端临汾区块薛关断裂以西的构造斜坡带煤层气桃园试采井组为研究对象,研究揭示了该区深层煤储层地质特征及开发面临的挑战。详细探讨研究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影响压降扩展及渗透率变化的6个因素,提出影响该区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压降扩展及渗透率的主要因素是应力敏感效应、煤粉堵塞、速度敏感效应和气水相渗变化规律。系统总结和分析了该区煤层气井排采效果和生产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煤层气井的排采参数变化,发现不同类型煤层气井的井底压力下降速度和日产气增速存在明显差异,并揭示出井底压力降速和日产气增速对煤层渗透率及压降扩展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指出该区煤层气排采需缓降压、慢产气。根据气水产出特征,将煤层气井排采过程划分成5个排采阶段,根据排采参数变化所反映出的地下煤层渗透率及压降扩展情况判断,分别研究了各排采阶段的排采参数控制指标和控制要点。通过研究区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评价,揭示了该区深层煤储层特征和开发潜力。该区煤岩镜质组反射率变化范围为1.69%~2.30%之间,主要为瘦煤、贫煤,宏观煤岩组分以半亮煤为主,有机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具备较好的生气潜力;水文地质条件和顶底板岩性均表明煤层气保存条件良好,上下两套煤层含气量平均值分别为12.5 m~3/t、12.59 m~3/t,甲烷浓度多在90%以上,含气性好;该区整体构造相对简单,5#煤平均厚度5.80 m,8#煤平均厚度5.60 m,煤层厚度大、发育稳定,构造相对简单;煤体结构好,以块状为主,局部地区为碎粒煤和粉煤;煤层属于欠压~常压,地层压力梯度多在0.75 MPa/100 m以上,含气饱和度达85%以上,煤层临储比平均值为0.7,利于早解吸、早见气;煤层埋藏较深,5#煤层平均埋深1050 m,8#煤层平均埋深1100 m;煤层割理、裂隙较发育,部分被充填,孔隙以微孔为主,煤岩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多在0.5 m D以下,渗透率较低,不利于排采过程中快速排水和压降扩展。结合前人研究认识和实际排采动态,完成了对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层压降扩展及渗透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根据渗流公式,在已有地质、井网井距和压裂改造效果条件下,煤层渗透率和排采时间是影响压降扩展的直接因素。排采过程中煤层渗透率处于动态变化状态。研究区煤岩应力敏感实验结果显示,净围压从1 MPa增加至12 MPa再降回1 MPa后,5号煤和8号煤层渗透率均下降至原渗透率的33%左右,这种下降造成的伤害不可恢复;煤层的原始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效应对渗透率造成的损害率就越高。基质收缩效应和气体滑脱效应并未在该区排采中表现出对渗透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速度敏感效应造成的煤层渗透率下降作用与煤粉堵塞、出砂现象有关,气、水流速过快容易引起煤粉、压裂砂的运移和堵塞。与临汾区块相邻、煤阶相同的韩城区块的煤样气水相渗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含气饱和度增加,气相相对渗透率缓慢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却急剧降低。煤层产气后,气水相渗变化规律对煤层排水降压具有很大影响。通过研究区现有煤层气井排采特征研究,将煤层气井划分为稳定高产型、峰后下降型和长期低产型3种类型井。稳定高产型井高产稳产趋势好,且井底压力较高,表明压降范围稳步扩展,解吸面积较大,气源供给充足。峰后下降型井的气量上涨到一定峰值后,井底压力和气量均呈下降趋势,压降扩展困难,解吸面积有限,气源供给不足。长期低产型井中,部分井与压裂改造不充分有直接关系,其余井则是由于产水量较大,压降缓慢,未获得大面积解吸。同一井台同时分布有稳定高产型井和峰后下降型井。完成井底压力、产气量、套压和产水量等4项排采参数变化对煤层压降扩展及渗透性变化的影响研究。相比峰后下降型井,稳定高产型井的井底压力降速(≤0.01 MPa/d)和日产气增速更缓慢(≤15 m~3/d),套压变化和日产水量变化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井底压力降速过快,易产生应力敏感效应降低渗透率;在未形成足够大的解吸面积之前,产气增速过快,易使大颗粒煤粉堵塞狭窄孔喉,甚至造成出砂导致人工裂缝闭合,还将同时造成水相相对渗透率急剧下降,就会对向近处流动的水产生较大阻力,减慢压降扩展。完成研究区煤层气井排采控制方法研究。煤层气井排采原则为缓降压、慢提产和保持连续排采。根据气水产出特征将排采过程划分为解吸前、初始产气、产气上升、稳产、产量递减等5个阶段,并确定了不同排采阶段关键参数控制指标和控制要点。解吸前,以最低工作制度开始起抽,逐渐增加产水量摸索出地层供液能力后,控制井底压力下降速度不超过0.02 MPa/d;井底压力与临界解吸压力差值小于等于0.5 MPa时,控制井底压力下降速度不超过0.01 MPa/d。初始产气阶段,控制井底压力下降速度不超过0.01 MPa/d,控制日产气增速不超过15 m~3/d(水平井可根据压裂级数适当增加),控制日产气量最高不超过300 m~3/d。产气上升阶段,控制井底压力下降速度最大不超过0.01 MPa/d,控制日产气增速不超过15 m~3/d,可采用阶梯式“提产-稳产-提产-稳产"方法交替进行,当井底压力仍呈下降趋势且套压和产气量均不再明显上升时,进入稳产阶段。稳产阶段,使井底压力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控制井底压力下降速度最大不超过0.01 MPa/d,保持气量相对稳定排采。
其他文献
[目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参与小脑皮质神经环路的重要生理及病理过程,如突触可塑性、运动学习和记忆、神经病变以及小脑性运动障碍。小脑皮层通过苔藓纤维(MF)-颗粒细胞(GrC)和攀爬纤维(CF)两条通路接收来自外界的各种感觉输入,并由浦肯野细胞(PC)产生与运动相关的指令输出,参与感觉、知觉、运动协调、运动学习与自主运动的精细调节。小脑颗粒层主要包括两种神经元,GrC和高尔基细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描述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特征及其认知内涵挖掘,开发基于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特征全貌的评估工具及构建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为促进国内护理领域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与丰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混合性研究设计法中“质+量+量”的顺序探究型设计,分为四部分,具体如下:1.慢性病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内涵的质性研究基于
学位
当前,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开始反思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为并聚焦于节能减排的研究。数据显示,建筑业能耗量约占世界总能耗的30%~40%,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的40~50%;其中,我国建筑业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以上并呈不断上升趋势,所以建筑业是亟需实施节能措施和推动碳中和发展的关键领域。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40%以上的节能潜力来自于建筑设计阶段,此阶段的各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老年痴呆患者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汉化及文化调试痴呆症知识评估量表,构建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的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对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轻度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评估、护理干预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量+量+量”的顺序探究性设计,分为三部分,具体如下:1.老年痴呆患者健康状况评估问卷编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第一部分:老年痴呆患者健康
学位
早侏罗世是全球重大地质历史时期,伴随着潘吉亚大陆裂解和中大西洋形成,火山活动频繁,包括中大西洋大火成岩省、卡鲁—费拉大火成岩省和巴塔哥尼亚大火成岩省等,环境—气候变化剧烈,出现了如早侏罗世早普林斯巴赫期变暖事件、普林斯巴赫—托阿尔期边界事件和早托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等。当前对这些环境—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特提斯洋海相地层,它们在陆相地层的记录和表现以及它们与早侏罗世火山活动之间的关系人们还知之
学位
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4,但死亡率很高,排名第2位,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病率约占PLC的75-85%。尽管肝癌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但由于肝癌发病因素复杂、易转移、对化疗不敏感、手术切除后易复发,PL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不高。如何降低PL
学位
[目的]小脑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PC)主要从起源于广泛脑区的苔藓纤维(Mossy fiber,MF)-颗粒细胞(Granule cell,GrC)-平行纤维(Parallel fibre,PF)途径和起源于延髓下橄榄核(Inferior olivary nuclus,IO)神经元的攀爬纤维(Climbing fibre,CF)途径获得来自外部的兴奋性信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
学位
贵金属(金、银)纳米材料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领域具有优异的性能和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而金、银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结构、元素组成以及其排列情况等都会对其SERS性能有明显影响。因此,设计和制备基于金-银纳米材料的SERS基底对于实现其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银因其具有最高的等离子效率和电磁场增强性能,是目前已知最佳的SERS基底材料。随着银纳米颗粒的尺寸增加,其散射效率因子会逐渐增加,作为
学位
煤自燃是煤炭开采中的主要灾害之一,煤自燃高温区域探测与圈定是提高煤自燃防治效果、实现精准防控的关键。目前煤自燃区域探测与圈定主要采用指标气体法、测氡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属于间接法,准确性低。电磁法是直接探测与圈定煤自燃的方法,能实现精准探测。与常规电磁波段相比,太赫兹具有波长短、带宽广和指纹谱性等优点,能提高探测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实现精准探测。在煤自燃探测领域尚未有人利用太赫兹技术进行研究。论文对自
学位
微地震监测技术利用观测仪器接收微小震级地震信号,通过预处理(去噪、事件到时拾取)、震源定位和震源机制反演等微地震处理和震源反演方法,描述地下岩体破裂的时空展布和力学性质。基于安全生产、产能提升、环境保护等因素,微地震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矿山开采、水库监测、火山监测、水力压裂以及二氧化碳封存等领域。精确的微地震数据处理和震源反演方法是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础,对微地震监测结果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因微地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