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锐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执着于民间书写的作家,他始终坚持对“人的存在”的表达,建立起自己的地域文学世界。李锐以坚定不移的底层立场进行民间述说,但又以理性的高度给以现实批判,他的作品总是呈现出一种严肃沉重的风格。不同于莫言高密东北乡的奇幻野性、贾平凹秦地商州的古朴传统、韩少功湘西马桥的原始神奇,李锐笔下的吕梁山、自贡银城、天石村无不具有沉寂内倾的地域文化特点。关注民间个体的生存状态,对整体于个体的戕害保持“拒绝合唱”的姿态;体察历史之外的底层人生,对正统历史书写发出质疑之声回顾民族现代化的苦难历程,对因时间流逝而淡漠无痕的故事进行重新梳理。李锐以鲁迅式“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的姿态,揭示出不可被宏大政治压制的民间、不可被启蒙高蹈遮盖的民间、不可被任何正义理由同化的民间。李锐用粗粝笔墨勾勒渲染出的民间,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田园乡土风貌,试图还原一种走出诗意理想境地的状态。由此观之,他所关注的不仅是中国的本土民间,其“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努力,也具有了“从个人出发去追问普遍人类困境”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李锐小说的民间书写进行论述。引言:简论李锐的生平创作和目前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一部分:“文学民间”与“民间书写”。主要从“文学民间”概念的提出和争论、“民间书写”的意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李锐笔下的民间生存情状。以李锐笔下的吕梁山文学地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三个层面论述:一、苦难的民间。从追求食与性两个基本问题的满足,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类仍然存在的原始苦难;以李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反映出作为弱势一方的女性,其悲剧更具有苦难代表性。二、沉寂的民间。从群山空间的封闭、厚重历史的积压、传统观念的因袭,反思熟透了的厚土。三、断裂的民间。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揭示出农业在工业化齿轮下惨遭碾压的凋敝现状,农村在现代化浪潮中的边缘处境,农民身份在城市化转换中的难言阵痛。第三部分:民间外米闯入者的命运遭际。主要对三类人物进行分析:一、知青。从知青在民间的无所适从、知青理想的失落等方面,反观启蒙与反启蒙,审视知识分子和民间的关系。二、革命者。主要从“革命自虐型患者”和“革命狂想型患者”两类人物身上,发现极端的革命理想主义对民间的压制戕害。三、异教徒。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回顾,以义和团运动为切入点,重新回到20世纪初中国民间与西方的对抗现场,揭示出民间传统信仰的力量。第四部分:李锐的民间立场与民间体认。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一、李锐坚守民间底层立场,其文本的悲剧风格具有民间宿命色彩;透过人物的宿命人生揭示历史的阴暗面,反抗宏大历史对个体命运的遮蔽。二、梳理“身份认同”概念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它对中国作家本土书写的影响;分析外来者对民间的体认:一方面被民间排斥,一方面被民间包容。外来者与民间的差异对话表明了民间的双重性,也包含着作者对民间复杂的情感。结语:李锐的地域民间是走出诗意理想境地的民间,是用真诚情感和理性批判审视的民间,是表达人类生存困境的中国本土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