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行》的儒士道德人格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儒士道德人格的研究在于中国古代儒家将自我的生命作为学问的对象,使个体生命本身成为道德实践的过程。本文对儒士的道德人格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儒士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是如何演变生成的,儒士道德人格的特质主要集中在德行与德性的融合中,儒士道德人格实现这一完整的过程。东周以降,儒士作为一特定群体逐步从士人当中演化出来,儒士一方面承继了士人在“事”、“学”、“族”多种社会功能中扮演着的重叠角色,另一方面又依据特定的文献典籍和职业特色形成了自己的行事准则和人格品质。在先秦,形成之初的儒士道德人格并不具有一致性,而是有着“君子儒”和“小人儒”、大儒、雅儒和俗儒等多种划分。孔子虽不是儒的创立者,但作为儒士的代表却为儒士道德人格的原初品质作出了规定。在这个过程中,士人群体经历了从春秋时代“德”“位”相分到儒士群体成型后以“德”定“位”的社会定位转变。儒士的道德人格表现在德行与德性的相互联结上,从二者的关系出发有助于厘清儒士行为的道德特性。《儒行》篇以孔子答鲁哀公问的形式论述了儒者的德行,德行的着眼点不应仅在于行为规范,更要关注到其内在的德性,即郑玄《周礼》注中论道,“德行,内行之称也。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从德行与德性两个维度来看,《儒行》篇中所述十六个行为方面可概为括四点:平居之气象、为学之涵养、致仕之操行、应事之态度。这四个方面又共同构成了儒士道德人格表现的一体之维,是儒士道德人格的横向展开。儒士的道德人格实现是实然到应然的一个动态过程,从这一过程出发可以明确儒士道德人格的生发机制及价值指向。儒家自孔子始成为一个学派以来,其关注点一直在人的现世之中,在人如何承继天之德性以成仁成圣之上,也就是如何处理理性本质与感性人身的关系以达到为善的目的的问题。这一实现过程的要义在于“穷神知化”,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追求之基础在于人性可为;第二,追求之实现在于为仁由己;第三,追求之规为在于和礼守法;第四,追求之通达在于修己安人。这四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承继性,前者为后者提供可能,是儒士道德人格的纵向剖析。
其他文献
近几年流行通过网络众筹平台为重病患者捐钱。这些众筹平台让经济困难的患者在面对天文数字般的医药费时能及时得到帮助,也让热心人能有一个便捷且正规的平台献上爱心。众筹语篇是用来说服让有能力的读者给需要帮助的人捐钱献爱心的,这和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实现是相符的。因此,用人际意义来研究众筹语篇是具有重要的价值的。目前,少有关于众筹语篇在语言学领域的分析,尤其是在系统功能语法方面的研究。鉴于此,作者从国内
《白噪音》是美国当代作家唐·德里罗的代表作之一,它描述了美国当代生活以及当代人在后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通过“波与辐射”、“空中毒雾事件”和“‘戴乐儿’闹剧”这三个部分,德里罗展现了当代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小镇生活;除此之外,他还揭示了死亡恐惧无孔不入的强大力量和人们为此所做出的各式各样异想天开的反抗。自《白噪音》1985年首次出版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大多致力于研究其后现代性话题
爱、激情、仇恨、复仇、欲望、孤独以及沟通的无助交织成了玛丽·雪莱丰富的作品主题,同时是她敬畏生命的策略表现,使其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亦是如此。尽管学者对《弗兰肯斯坦》中的被创造物、弗兰肯斯坦和沃尔顿船长这三个人物分别作了深入解析,但三人的生命观却少有人关注。借助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本文试图以主人公的生命观为切入点,剖析此书对生命敬畏的建构。通过三人对生命的态度揭示敬
现代汉语和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虚词作为汉语和英语中重要的一类词,一直是研究者们探讨的重要对象。“和”作为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虚词,学界早已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其语法化、字义、词性、句法成分以及对比分析。以往对比研究中,学者在语义及功能上对汉语虚词“和”与英语虚词“and”、“with”作了系列对比研究。以往对比研究大多从语义和功能角度出发,鉴于此,本文从语言结构角度出
“不A不B”构式在现代汉语中出现的频率高且言简意赅。它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和独特的构式意义,因此在语料中描述、归纳并总结其特征对揭示汉语构式有一定的启示。虽然大多数语言学家从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不A不B”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进行了研究。但是在“A”与“B”的特征,构式义以及与类似构式的对比上还不充分。因此,本文对该构式的产生及演变,构式义及其制约因素,语义类型和语法性质进行了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的《亨利四世》被公认为其历史剧的巅峰之作。一般来说,对本剧的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福斯塔夫的人物形象、哈尔王子的个性与成长、历史的展现与颠覆等方面,鲜有学者从柏拉图政治哲学的角度探讨本剧。本文认为,血气与政治是《亨利四世》的重要主题,在剧中莎士比亚通过探索血气对政治共同体的巩固及毁灭,对血气在政治世界中的道德模糊性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且敏锐地洞见了平衡的血气教育对
英语双重谓语(以下简称DP)的句法结构为“动词+形容词/名词”,实际上是两个谓语的融合:由实义动词构成的动词性谓语(第一谓语)来指代主语执行的特定过程,以及由形容词或者名词构成,以同样方式修饰主语的名词性谓语(第二谓语)。它描述该结构的主语在特定动作期间或在该动作开始或结束时所具有的属性、特征或状态,其结构简单但含义丰富,因此,不同领域的学者皆从不同角度研究过此结构。传统语法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
“V+上”构式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动趋构式历来备受关注。以往研究主要从共时和历时两种研究视角对“V+上”构式进行探讨。共时研究着重探讨了“V+上”构式的基本语义、延伸语义、句法语义限制条件以及与其他趋向补语的对比,而历时研究则主要探讨了“上”与“V+上”的起源与发展。但是,以往研究主要采取的是内省法,而缺乏基于语料库的跨语言定量分析。本文将对“V+上”构式在汉、英、俄、日语中对应结构进行探索,
班级是学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单元,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受教育的综合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初中班级管理也不断进行新方法的尝试和探索,但是不少方面仍然不适应教育发展要求,这对班级管理效率提升形成一定困扰。因此促成班级管理一些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并与时俱进适应教育发展变化,提升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是本次研究的目的。结合自身情况,本文选择了重庆市XX
《科利奥兰纳斯》作为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也是最后一部罗马剧,完成于1608年左右,取材于古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希腊名人传》。与其他三部罗马剧相比,该剧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认为此剧“不受大众喜欢,读者多为学者或学生”,该剧的研究话题也大多立足于政治、女性、权利以及伦理价值等方面。目前还尚未有学者用狂欢理论分析《科利奥兰纳斯》,尤其是该剧的狂欢如何揭示不同政治体制碰撞下,个人英雄主义向自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