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陷入困难和不幸中的公民给予款物接济和帮助的一种政策或制度。研究1949-1952年中国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拓宽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两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救助史的研究;可以丰富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分层、社会结构及社会保障等理论;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救助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挖掘尽可能多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历史学整体考察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同时借鉴社会工作、社会学及政治学等有关理论和方法,对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选题缘起、核心概念、研究状况以及研究框架、路径与方法等进行了论述,以充分展示本论文的研究主旨,论证本论文的选题价值。第一章,是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通过对已有材料的梳理,揭示了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总结了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的特点与影响。说明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及其特点与影响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开展社会救助的重要诱因。第二章,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救助思想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爬梳,笔者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关于弱势群体与社会救助的核心思想,即那些关系到社会救助全局性安排和战略性决策的基础性与关键性的重要问题,包括有关弱势群体的成因、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社会救助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社会救助中主、客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并加以评析。第三章,是社会救助制度研究。首先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过程进行梳理,随后按照目标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设施系统等四个方面对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体系加以解析,最后对社会救助的资金收集与分配、工作人员管理和民众社会动员等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力求对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及其运作机制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第四章,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救助实践。以弱势群体的类别为顺序,基本通过个案研究,分别考论了政府对各类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实况、绩效和经验;同时,对政府救助的作用和特点进行了评析。第五章,是民间社会互助研究。在对家庭、慈善团体的社会互助以及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互助分别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时期社会互助的特点,分析了其发展趋向。结束语。首先对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予以评价,其次说明社会救助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关系,揭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和实践模式选择的深层原因以及社会救助实践及其绩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思考社会救助对当今的启示。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实证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和社会为救助弱势群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而使社会救助在社会变迁中大有作为,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新生的政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正因为如此,其时的社会救助工作在中国社会救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很多开创性的措施在以后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其二,在思想和制度层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那些关系到社会救助全局性安排和战略性决策的基础性与关键性问题上的认识,基本上超越了传统的社会救助观念,开始向现代社会救助思想转变。基于基本国情的积极社会救助制度模式,揭开了社会救助史上新的一页,具有里程碑意义;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与革命性社会动员运作方法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救助的制度绩效,也成为该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特点。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助启示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社会保险等子系统相比,社会救助更可以大有作为;社会救助要获得成功,需要发挥国家和社会两个积极性,要将政府的制度化支持、民间组织与社区的服务功能、弱势群体亲朋好友的慰藉及其群体内社会资本的作用等有效地将以整合;成功的社会救助应该是积极的救助,着眼点在于提升弱势群体的自救能力;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以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为背景,即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前提、思想文化条件和法制保障。当然,由于时代所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助,无论是思想、制度还是实践层面,都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又给我们今天留下了诸多值得反思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