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人格研究者关于人-境的争论逐渐达成共识,但人格一致性与变异性问题的仍然是该领域研究的焦点,如何将二者有效整合的起来就成为最近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关于一致性的不同形式,以及人格变异性在特定的特质、情境中的具体表现方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学生的人格转变为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其心理与行为特征也与西方大学生群体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为揭示“大五”人格特质一致性与变异性中所蕴涵的文化共通性及特定性提供了良好机会。 本研究选取359名中美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五”人格特质形容词问卷系统考察五个人格特质在与父母、亲密朋友、教授和陌生人这4类人际关系情境之间的一致性、总体变异性、特定变异模式及同一情境内跨时间的稳定性,以期能够进一步揭示和解释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和变异性,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普遍性和相对特殊性,为有效预测大学生在不同人际交往情境中的自我表现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1)“大五”人格特质的跨情境一致性具有特质特定性,开放性的跨情境一致最高,而外向性的跨情境一致性最低;中国大学生在宜人性上的跨情境一致性显著高于美国大学生。 (2)中美大学生的“大五”人格特质均表现出较高程度的跨时间稳定性,而且不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 (3)在“大五”人格特质跨情境的总体变异性上不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在具体的“大五”人格特质维度上,美国大学生在外向性上的跨情境变异性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 (4)随着人际关系情境的变化,“大五”人格特质表现出特定的跨情境变异模式,即特质×情境的交互作用模式。而且特质×情境的交互作用模式在中美大学生群体中,既有相似成分,也有不同之处。 (5)在与父母、朋友相处时,美国大学生的外向性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在与教授、陌生人相处时,中国大学生的宜人性显著高于美国大学生;在与父母相处时,美国大学生的严谨性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而在与陌生人相处时,中国大学生的严谨性显著高于美国大学生;在与教授相处时,中国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显著低于美国大学生;在所有关系情境中,美国大学生的开放性均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