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家生活状况是农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术界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农家生活状况一直很感兴趣,一些学者从中发现了现代性经济成长的证据,另一些学者却看到了贫困与危机。既使在对上海这样的城市郊区农村经济的研究中,也存在着是“发展”还是“停滞”的争议。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20世纪上半期上海城市郊区农家生活状况的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为基础,对这一时期沪郊农家生活状况作出评估。 具体而言,本文由五部分组成。 前言。从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出发,提出本文的写作缘起、研究思路,并简要的说明文中集中采用的相关调查资料。 第一部分。本章主要从农家日常劳作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来考察农家生活。农家日常劳作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兼业生产两个方面。在农业生产中,土地狭小阻碍了农业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农家很少采用新式农具、肥料和农药,农业产出仍停留在明清以来的水平,未取得长足进步。兼业生产在这一时期逐步走向繁荣,主要表现在兼业从业人员形成较大的规模,兼业范围从早期的棉纺织业逐渐发展到工业、服务业等各大行业,从业人员呈现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农家日常生活包含了农家饮食起居以及农闲的休息娱乐。农家饮食大体是粗糙的,食物种类基本没有变化,衣服延续了自纺自织的传统,自洋布倾销,衣洋布者增多,费用增加。房屋面积较小,配有简单的家具,卫生条件极为恶劣。农家的休闲娱乐、各种节日、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往往在农闲时期举行。 第二部分。本章主要通过考察农家总消费状况和数量和分析各项消费结构和数量来揭示农家生活状况水平。在农家总消费状况和结构中,农家较少有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是农家消费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饮食消费又是农家生存消费的重中之重,多数农家口粮能够维持农家七八成饱的状态,副食品消费非常少。居住消费在农家生活的地位仅次于饮食,随着生活状况的好转,此类消费有所增加。被服多能自纺自织,现金消费较少。婚丧嫁娶等风俗礼仪消费成为农家生活的沉重负担,而作为发展型消费的教育消费在农家生活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