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时期是经学第一次全面繁荣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对经学典籍的整理与注解。两汉经学杂揉了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说以后,已不是纯粹的儒学了。故而,汉代的正统思想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而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宇宙万物在古人眼中是一个和谐、完整的统一体。古人非常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可以通鬼神、序人伦、易风俗、正教化……故而,一些汉代学者在注经时,自觉地将音乐文化与其他文化门类相联系,使得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宏观上讲,礼乐与天地阴阳相互对应,乐为阳而礼为阴,两者此消彼长,相辅相成,阴阳合和,才可以促进人的自身和谐、人伦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和谐)。两汉时期,音乐的政治教化功用重于审美娱乐功用。就审美理想而言,两汉时期追求中正平和的音乐风格,以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从微观上,音乐内部的诸如五声、八音、十二律与乐队乐器乐人的配置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蕴。五声产生的哲学基础是五行学说体系,五声与五行、五常之间的联系,体现着儒家吸纳五行学说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十二律与十二纪(月)、四时、十二辰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合配,并不是简单的数字上的一致而牵强附会,十二律六阴六阳以及十二律与月令的配当,正是阴阳思想的反映。八音是中国古代按照乐器的材质对乐器进行的分类,而古人又把八音与八卦、四维等相联系,其中更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身份,所使用的乐队规模都有严格的规定。经过深入地探究,本文认为,两汉经学家用音乐中的诸多因素比附于其他文化事象,其源自《易》之“立象尽意”,五声、八音、十二律者,象也,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象外之意。从两汉时期的经、史典籍中,可以看出,汉代的宇宙观念,是以音乐为中心的,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基础的,包揽宇宙万物的天人合一的一元模式的思想,这与东方整体性思维是相一致的。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璀璨的礼乐文明已成为历史的过往,但它的光辉永远滋润着每一位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