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对外经济开放,对内解放制度束缚,在短短30多年间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但与此同时,在辽阔的国土空间上,却呈现出俞加复杂的空间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并且随着时空变迁,呈现不同的特征,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重视与关注中国空间经济差异的研究。在诸多针对中国经济的空间差异研究中,普遍认为工业发展对地区差距的贡献份额较大,且从属工业的制造业部门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门。本文由此选定中国制造业作为识别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研究对象,分析制造业的就业空间差异与分布特征,及其规划与布局,有理由认为正确认识以制造业就业分布为基础的产业分布,有利于产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那么,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区域发展政策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制造业就业空间差异表现出怎样的时空变化特征?我国制造业经济总体呈现哪些空间差异及时空特征?如何在兼顾公平与减小差异的前提下推进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与战略?本文围绕上述间题,以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与分析框架,结合相关空间测算与空间计量模型,通过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与研究全国制造业就业的空间差异与空间格局,可以为制定制造业产业规划、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国土优化开发提供定性与定量依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首先进行理论与研究文献回顾,探讨基础支撑理论与值得借鉴的各项研究文献。其次,通过相关区域空间尺度的界定、中国行政区划与研究区域的说明,选择2003年、2008年、2013年三个年份中,各区域来自经济普查的制造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截面数据,测算并分析中国各区域制造业就业密度的分布与简单特征。然后本文再通过标准差椭圆的空间统计工具,更具体的测算中国制造业就业分布的空间差异与空间格局的时空特征、重心变迁与演化规律。其次,本文承袭以上分析基础,通过区域密度方程的空间计量模型,确定了各局域制造业中心与其影响范围,及其各局域制造业就业中心的发展模式,讨论其呈现的时空特征与演化趋势。本文综合的结论认为:(1)沿海-内陆分异、梯度分明和多中心特征是中国经济密度增长的重要特征。“核心-外围”的制造业就业分布的空间格局清晰可见;(2)集聚效应明显,但集聚主导,扩散并存。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塑造中国经济密度格局的典型过程,由就业密度反映的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已初具形态;(3)局域制造业就业中心与多层级“核心-外围”结构存在。从总体格局来说,的确是单一就业中心结构,但从局域空间格局来说,形成局域多层级“核心-外围”的结构与扩散效应影响,各局域形成各自就业中心。且制造业局域就业中心影响范围不一,对其周围区域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别。本文最后章节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综合认为区域经济政策作为一个有力的手段,应当利用政策资源在空间配置的手段来弥补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均衡与非均衡增长的平衡,避免区域间制造业结构趋同,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域分工。同时,要注意不同区域不同制造业发展特征,注意区域差异与融合过程中的现实和规律,不应该去盲目地推行区域均衡或扩散政策履行“一区一策”政策是更具现实意义的政策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