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单原子催化CO2加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转化和利用是应对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的重要策略。CO2加氢转化为甲醇,是转化和储存CO2的理想方法。该反应所采用催化剂以负载型Cu基催化剂为主,但其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对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低以及转化率低等问题。单原子催化剂(Single atom catalysts,SACs)凭借其催化效率高、结构稳定、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关于SACs的研究难点主要集中于制备方法。制备SACs的关键是实现金属前驱体的原子级分散,一般可通过空间限域、缺陷捕获、配位点锚定等策略进行。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中的密度泛函方法,借助Material Studio软件包中的DMol3模块,从理论角度构造载体缺陷和配位锚点,构建氮掺杂缺陷石墨烯负载的Cu单原子催化剂,旨在探究单原子形成机理,为制备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探究了SACs催化CO2加氢制甲醇反应机理,给出了理论最优反应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构建完美石墨烯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单/双空位缺陷石墨烯和N掺杂石墨烯模型,最后构建吸附单个Cu原子的掺N石墨烯,即负载型Cu单原子催化剂模型。对所有的模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计算,进一步计算Cu原子结合能和电子结构,并分析其稳定性。发现单空位缺陷N掺杂石墨烯对Cu原子的吸附都不稳定,Cu原子凸出于石墨烯平面;双空位缺陷氮掺杂石墨烯对Cu单原子的吸附能均为负,表明能稳定吸附于载体上,Cu原子均嵌于衬底平面内,其中两个N掺杂长边邻位的结构对Cu原子的吸附能最大,达到-3.349 eV。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Cu原子主要是与其相邻的C、N原子产生杂化作用锚定于衬底上;Mulliken布居分析表明Cu-N间的相互作用是单原子锚定在载体上的主要因素。(2)选取最稳定的Cu单原子催化剂模型,即吸附于双空位缺陷掺杂两个N长边邻位的结构,通过不同反应路径反应热和反应能垒计算,明确反应路径和机理。选取了三条反应路径进行计算,路径一为CO2加氢得到HOCO*,HOCO*继续加氢得到COHOH*,COHOH*脱去OH*得到COH*,COH*连续加氢得到H3COH;路径二为CO2连续加氢得到HCOO*和HCOOH*,再脱去OH*得到HCO*,HCO*连续加氢得到CH3OH;路径三则是CO2脱一个氧得到CO,CO连续加氢得到HCO*、HCOH*和CH3OH。通过反应热计算得到路径三为最优路径,反应热能量仅为0.33 eV;过渡态搜索结果表明路径一为最可能反应路径,过渡态能垒为4.62 eV,路径二和路径三的能垒分别为4.66 eV和5.78eV。综合热力学与动力学结果分析来看,路径一为Cu单原子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甲醇反应最为可能的反应路径。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既包括马克思的西方社会理论,又包括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往往有所忽视。为了完整
2017年8月,来自不同地带的337名残障年轻人鼓起勇气向高德发出了一封请求信,结尾处写道:"我们同样走在路上,为明天而努力。希望路上少些障碍,多些理解和支持。"当下,残疾人的
乡村治理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治理面临一些新的困境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空间逐步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相互交融而密不可分。互联网的诞生在不断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虚拟性、
四十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大致经过了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确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推进四个阶段的发展和学术历程。十八大以来
孔孟将"射艺"与儒家礼乐文明、道德诉求、价值原则、理想境界等联系在一起,使得"射艺"成为儒家传统德育项目之一,孔孟对"射艺"的再解读也展现了中国传统体育的一般特点——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卡络磺钠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醋酸及醋酸钠缓冲液(取醋酸钠10.2g,加冰醋酸40mL,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甲醇(90∶10),检测波长
此次创作源起于一次偶然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档节目,讲的是湖南宁乡挖掘的大禾人面纹方鼎的传奇故事。看完这档节目,我深深地被这神秘的文化吸引了。正当此时我正在苦苦思索我的
本论文以耐低温和增塑两种特殊的应用领域为导向对异戊二烯基弹性体进行了设计与制备,分别制备了耐低温的聚异戊二烯弹性体、丁戊共聚弹性体和增塑剂用液体聚异戊二烯弹性体。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兼具顺式-1,4、反式-1,4、1,2和3,4结构的聚异戊二烯弹性体(RPI)。通过体积膨胀计对RPI的低温结晶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NR作了对比。RPI结构的无规抑制了其低温下的结晶行为,在-2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