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le of Origin in Lexical Attrition of Japanese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An Empirical Study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0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较易发生损耗。自1980年语言技能损耗研讨会(Conference on the Attrition of Language Skills)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召开以来,词汇损耗在心理学、语言学及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逐渐上升为研究重点。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外学者在语言损耗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在损耗程度、词频、词源、词性及损耗顺序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已有一些英语词汇损耗方面的实证研究,而在日语词汇方面,无论是作为第一外语还是第二外语,其研究都还停留在习得方面,尚未涉及损耗。本研究尝试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探讨日语词汇的损耗,主要探讨词源对日语词汇损耗的影响。   本文对外国语言学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的日语词汇损耗进行调查研究,力图解答以下问题:(1)外国语言学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的二外日语词汇在停用一段时间后是否发生损耗?如果有,损耗程度如何?(2)不同词源的词汇损耗程度是否相同?损耗模式是否一样?(3)词源是否对词义损耗产生影响?(4)词源对发音损耗的影响程度如何?   本研究的测试对象为33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二学生,他们的二外均为日语,年龄在24岁至30岁之间。鉴于本研究主要考察被试的日语词汇能力,作者设计了一份学习背景调查问卷和一份日语词汇测试卷。后者包含了90个汉字词、和词、外来词,分别考察研究对象词义和发音等方面的损耗,共测试两次,测试时间分别为2011年7月和2011年10月。   本文的研究以Spss17.0为分析工具,对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表明:(1)停止日语使用三个月后,被试的日语词汇发生了明显损耗。(2)不同词源的日语词汇在损耗时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汉字词损耗最为严重,其次是外来词,和词损耗程度最小。(3)词义方面,不同种类的和词与汉字词的损耗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同形同义词最轻,同形异义词最为严重。(4)不同词源的词汇发音也发生了损耗且程度不同。   本研究旨在探讨词源对日语词汇损耗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对词汇损耗及语言损耗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首先,中国的词汇损耗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本研究可对国内日语词汇损耗研究和日语损耗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关素材,进而丰富词汇损耗和语言损耗的理论体系;其次,词源损耗的研究对日语词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便于发现延缓词汇损耗的途径且有利于相关损耗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再次,本研究对日语在中国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及课程设计等方面有着宏观的指导意义;最后,本研究可以为广大日语学习者,即日语专业的学生、二外为日语的学生及其他日语爱好者提供建议,以帮助其提高日语词汇学习效率及保持已有的日语词汇掌握程度。                        原产地的角色作为第二外语的日语词汇磨蚀:外国语言学及英语文学系毕业生的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一位对美国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作家。他的文学思想及其作品极大地影响了诸如威廉·福克纳、厄内斯特·海明威以及托马斯·伍尔夫等众多文学名
西方的口译研究始于会议口译的研究,此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而中国的口译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与西方口译研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无论是最开始的总结译员口译经验还是后来的跨
翻译史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翻译理论的发展起着总结、反观和推进的作用,而译者研究是翻译史研究的中心。译者是文化的搭桥人,知名译家的翻译成就是翻译史撰写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