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1年以来,世界各国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通胀压力和货币政策收紧双重压力,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由于缺乏不动产担保,中小企业很难通过传统融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一般拥有大量的原材料或产成品等闲置的存货资源。存货质押融资成为企业盘活资金,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可行之举。随着动产质押业务的发展,制约银行提供存货质押贷款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如贷款风险高,可选质物范围有限等。基于此,本文从银行的视角出发,就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引出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基于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即存货质押融资的基础研究、质押率研究、耗损率研究和银行对物流企业的管理。进一步分析指出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盲点,如质物耗损率研究,考虑质物耗损的银行存货质押融资决策等。以此为基础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其次,梳理了存货质押融资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及存货融资模式的演进过程,总结国内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手段,发现存货在质押期间的耗损风险还缺乏定量研究,并指出银行激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质物的保管监管力度能有效的控制质物的耗损。再次,基于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盲点和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流程及基础理论,考虑市场需求随机波动,且存货会发生一定耗损的情况,研究银行在下侧风险控制约束下的最优融资质押率决策,分析耗损率对质押率和银行利润的影响,进而给出了最优质押率的决策方案。研究表明:借款企业通过存货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融资,①当存货耗损率越低,质押率就越高,从而企业获得融资的额度就越大,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将耗损率较小的存货质押给银行。②银行的利润与耗损率成负相关,即质物耗损率越低,银行获得的利润就越高。因此,为了规避风险提高利润,银行更倾向于选择便于保管,不易变质的商品作为质物。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质押率的大小,银行面临贷款风险的大小以及银行贷款利润的大小均与存货耗损率直接相关。降低质物的耗损率有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收益。因此银行有激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质物的保管监管力度,降低质物耗损率的潜在动力。鉴于此,在考虑质押存货耗损的情况下,建立了存货质押融资决策模型,研究了在下侧风险控制下质押率的设定问题和银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激励问题。研究发现,银行是否采取激励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当质物的初始耗损率超过一定限值时,银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激励,可以有效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保管监管能力,降低质押存货的耗损率和银行的贷款风险,提高质押率和银行的贷款利润。银行通过激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式,促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质物保管监管能力,进而可以拓宽质物的选择范围,让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惠及更多企业。最后,通过玉米产品存货质押融资的案例分析验证文中研究得出的结论。直观地显示玉米产品的质押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质物耗损率、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物流企业的监管努力程度、质押存货期末需求分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上述因素对银行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最优质押率决策的影响。进而为玉米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耗损的产品的质押融资业务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本文旨在对我国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核心风险控制指标——质押率,以及影响质物选择的因子——耗损率展开研究,提出银行激励第三物流企业降低质物耗损率的举措,讨论银行开展存货质押业务的最优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