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379043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正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及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其主要职责是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面对非金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降,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金融市场,导致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水平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以微观视角为切入点,研究企业提高金融化水平将会如何影响非金融企业创新能力,对于引导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聚集,推动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对企业金融化、创新以及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其次,提出本文的研究理论依据,包括委托代理理论、融资约束理论和演化博弈论,根据理论分析提出本文假设,即“挤出效应”与“蓄水池理论”。再次,通过一系列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具体影响以及影响方式路径等,并进行加入融资约束和套利动机做调节变量进行调节效应分析。进而,根据产权、规模和区位的差异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企业金融化整体上会抑制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二是融资约束会加剧企业金融化抑制非金融企业创新过程。三是通过规模、产权和区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非金融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证实上述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实证结果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发挥政府引导职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非金融企业创新素养”的系统化对策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多管齐下,对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进行引导,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激发创新动力,以创新带动发展。同时,也应该加大对非金融企业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力度。金融业应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好金融业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合理配置好非金融企业的创新要素。企业自身应该从科学谋划、合理配置、人员协同等多方面出发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弥补管理的不足和缺失,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以人的生存时间结构的改变为切入视角,通过时间社会学的分析来考察当代社会愈发突显的“加速”问题。通过对社会过快加速导致的去同步化病状和新异化情景进行诊断,罗萨提出了治疗社会病状的适应性稳定方案和共鸣思想,以此来对抗社会加速造成的进步强制,以期走出阻碍美好生活的异化困境,进而寻求迎向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契机。本文考察罗萨批判理论的纹理脉络,分析其理论视角转换、方法整合的详细过程,在总
学位
<正>耿朔:齐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愿意接受采访。您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这一代学者青年时代的经历往往比较特殊,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后来从事的研究领域。您能否谈一谈上大学之前的经历?齐东方:我出生在吉林省,在吉林市昌邑区第十八小学上到四、五年级的时候,“文革”开始了,学校里基本不上课,学制也不正常,我小学读了七年。之后进了吉林十三中上初中,父亲当时正好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受到了批斗,但情况不算严重
期刊
报纸
郭象是西晋时期重要的玄学家,其思想是这一时期“儒道合流”思想的典型代表。郭象曾著文章《致命由己论》专门论“命”,《庄子注》中郭象也反复论及“命”的问题,可以看出“命”论在郭象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本论文从郭象“命”论的来源和构成、“命”论的本体论地位、“命”论在郭象“儒道合流”思想实践中的作用,以及“命”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几个层面分析了郭象的“命”论体系。首先是郭象“命”论的理论来源问题。郭象对“命”
学位
考试命题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地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考试命题中存在的忽视素养的综合性、悬置测试情境等问题提出改进方向。一是遵循核心素养的学习和发展路径,借助实践活动考查统整性内容;二是以赋予学生任务目标指向为测试情境创设的出发点,并注重设计虚拟合作与互动角色;三是基于对测试情境、评价目标、活动任务的综合考量,组织多元测试材料;四是注重问题类型的多元以及题组间的内部结构。
期刊
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要素之一,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也是促进经济转型的推动力。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劳动力为追求价值利益最大化,促使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流动。作为信息革命的重要标志,普及互联网的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速度加快,城乡间差距正在缩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基于互联网在我国快速普及和我国劳动力面临供给量减少、配置亟待优化、政府密集出台便
学位
近年来,中国家庭伦理电影层出不穷,成为热门拍摄题材。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摇篮,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价值观念等是社会的缩影。母亲是个体最早接触也是影响最深的,电影所塑造的母职形象反映了社会对母职的期望,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传递。本研究选取了中国新世纪以来22年间具有影响力和代表力的家庭伦理电影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分析。在教育社会学视域下解析电影母职形象,旨在探讨母职影像的生成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不平等已经成为影响经济主体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收入流动是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有效途径。作为收入流动的内在支撑,能力决定了主体在社会分工与经济交往中所处的地位和层级,决定了主体的职位和薪酬等。提升主体发展能力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向上跃迁的
学位
“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将课标中观层面的规定转化为微观层面的课程实施,需要整体规划学习主题以满足学生学业发展的真实需求,基本思路为:研读学业质量,明确目标定位;结合规定内容,制订校本目标;盘点区域资源,建立联结路径;确定学习主题,形成内在逻辑。
期刊
文章通过分析晚清画家沈塘、李岳云等人对禹之鼎《石谷先生还山图》的临仿,探索了“骑牛”图像的来源与意涵,认为杨晋的《王石谷骑牛图》也是对禹之鼎之画的临仿,但诸人临作肖像画能力不足,不能将之视为王翚面貌的真实写照。“骑牛图”寄寓了王翚的归隐心态和对父志的继承,而这也成为清代表现文人归隐的一种图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