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年代”(1956.1-1957.6)杂文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中心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1月至1957年6月,由于中共中央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以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发表,为思想、学术、文艺的健康发展,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氛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思想、学术、文艺发展的繁荣时期。受此影响,这一时期的杂文创作,无论是作者队伍、创作园地,还是作品数量、质量,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未有的繁荣,形成了建国后第一次杂文复兴的格局。   本文以1956年1月至1957年6月《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杂文为研究中心,梳理、讨论“百花年代”杂文创作的发展态势、作者队伍,杂文作品的题材、主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杂文创作与时代政治、时代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结中国当代杂文的成败、得失。
其他文献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的表达符号。方言则是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交流工具。它作为当代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给我们提供了的
近些年出土的秦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文字使用的原貌,通过考查考释秦简中出现的异体字的使用情况及成因和沿革,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异体字的一个侧面,也能為我们丰富和完善汉字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如同新文学一样在承前启后的过程中呈现出云水开阔的新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五四的翻译文学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进入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群体成为小说家们争相刻画的对象。匪盗小说所具有的精神内蕴在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中深深铭刻,亦逐步进入到现代文学的叙事里。对匪
学位
在中国当代文坛,刘醒龙是一位踏实、执着,勤奋,不断探索社会人生的优秀作家。他独立的创作姿态和对社会问题大胆直接地逼问,既彰显着一位优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又促使人们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