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年内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椎CT平扫资料,根据颈动脉分叉常见区,相当于C3/4椎间隙水平CT扫描断面的粗细,将颈部分成粗型、中间型、细型,其中,中间型30例、粗型和细型各20例。在颈部CT矢状位定位像上测量C3/4椎间隙方向的最大前后径,评价CT断面的颈动脉壁显像质量,并记录CAS高危因素:年龄、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高血脂在粗型、中间型、细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分析颈动脉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分型的相关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颈部粗型、中间型、细型最大前后径线的均数分别为:148.50±7.75mmvs126.47±8.25mmvs105.10±4.58mm,可用140mm、110mm作为颈部粗细分型的分界值。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在三组间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型、中间型、细型颈动脉CT平扫的优良率分别为:10%vs33.33%vs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颈部CT矢状位定位像上C3/4椎间隙方向的最大前后径测量值可作为颈部粗细分型依据。②颈部断面粗细是影响颈动脉CT平扫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第二部分应用个性化平扫提高颈动脉壁CT成像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根据颈部粗细分型个性化CT平扫方案提高颈动脉壁CT成像质量的可行性及其在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因缺血性脑梗塞入院患者105例,入组时均经临床诊断或由B超证实在颈动脉分叉区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剔除有颈动脉手术史或图片质量不佳者。根据颈部CT矢状位定位像上测量的C3/4椎间隙水平的径线值,将患者分成粗型、中间型、细型3组,每组均收集入组时间前后延续的35例患者,根据颈部的粗细来选择合适的管电压,制定个性化管电压CT平扫方案:粗型(大于140mm)管电压采用120Kv,中间型(110-140mm)管电压采用100Kv,细型(小于110mm)管电压采用80Kv,其余扫描参数三组保持一致。有2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对颈动脉壁成像质量,把颈动脉管壁成像质量分成0-3四级,分别记0-3分,意见不一时协商解决,采用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颈动脉壁成像优良率的差异。测量颈动脉分叉区粥样硬化斑块最大层面感兴趣区的CT值,统计三组患者中CT平扫所示颈动脉斑块的脂质核心、钙化特点和例数,梗塞侧和正常侧颈动脉斑块的钙化特点和例数,统计分析上述参数与缺血性脑梗塞发病的关系。结果:①粗型、中间型、细型C3/4椎间隙水平最大前后径的径线测量值均数分别为152.29±7.15mm、127.09±7.95mm、104.40±3.70mm。三组个性化扫描的颈动脉壁成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7.1%、100%、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靠近管壁的一些细小病变显示也较为清晰。②入组105例患者均为高龄且有高血压病史,共显示斑块194处,均以脂质核心和混合斑块为主。颈部粗细与CT平扫显示斑块类型的关系,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统计分析颈动脉分叉区钙化,不规则钙化145个,片状钙化65个,梗塞侧与正常侧钙化形态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边缘钙化共176个,斑块内钙化34个,梗塞侧与正常侧钙化部位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根据颈部粗细进行个性化扫描有助于提高颈动脉壁成像质量的优良率,提高颈动脉壁成像质量,有助于提高小病灶和多发病变的检出率。②颈部粗细与CT平扫显示斑块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梗塞患者以脂质核心和混合斑块为主。③不规则钙化、边缘钙化对斑块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提示性。
第三部分颈动脉斑块CT平扫与增强显示效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CT平扫对颈动脉斑块成分的显像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因高血压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症状而入院的患者,MRI证实颅内存在脑梗塞或缺血灶,并且临床诊断明确的CAS患者30例,接受按颈部粗细分型优化的方案进行CT平扫和常规增强检查,以颈动脉分叉为标志,观察两侧颈动脉斑块、脂质核心、钙化等的检出率。以增强期为参照对象,分析平扫期对CAS斑块的检测情况,计算Kappa值分析平扫期和增强期对颈动脉AS斑块、脂质核心、钙化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测量脂质核心在平扫期、增强期的CT值,并计算其强化幅度,采用t检验分析梗塞侧与正常侧组间差异。结果:入组CAS患者30例,双侧颈动脉检查共60处分叉,平扫期颈动脉正常5处,检出斑块55处;增强期检测颈动脉正常4处,斑块56处,平扫期斑块阳性检出率为91.7%(55/60),两者对CAS患者颈动脉分叉处病变评价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4000。两者对CAS患者脂质核心评价一致性好,kappa值为0.9322。两者对CAS患者颈动脉钙化评价一致性为好,kappa值为0.7928。颈动脉斑块感兴趣区共58处,平扫显示有35处以脂质核心为主的斑块,平扫CT值9.33±11.53HU、增强CT值24.49±13.65HU、强化幅度15.16±10.00HU,梗塞侧脂质核心26处,平扫CT值7.04±12.36HU、增强CT值25.48±15.58HU、强化幅度18.44±9.55HU,正常侧脂质核心9处平扫CT值15.94±4.63HU、增强CT值21.63±4.63HU、强化幅度5.69±1.90HU。正常侧与梗塞侧组间采用t检验,平扫期及强化幅度P值均少于0.05,两组间CT值在平扫、强化幅度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T平扫评估CAS患者脂质核心具有较大可行性,平扫期脂质核心CT值、增强期强化幅度对缺血性脑梗塞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平扫期能避免高浓度对比剂导致的X线束硬化提高CT测量值的准确性,并可清晰显示管壁,有利于提高细小脂质成分的检出率。联合CTA可提高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率。
目的:探讨颈动脉壁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年内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椎CT平扫资料,根据颈动脉分叉常见区,相当于C3/4椎间隙水平CT扫描断面的粗细,将颈部分成粗型、中间型、细型,其中,中间型30例、粗型和细型各20例。在颈部CT矢状位定位像上测量C3/4椎间隙方向的最大前后径,评价CT断面的颈动脉壁显像质量,并记录CAS高危因素:年龄、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高血脂在粗型、中间型、细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分析颈动脉CT平扫显像质量与颈部断面粗细分型的相关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颈部粗型、中间型、细型最大前后径线的均数分别为:148.50±7.75mmvs126.47±8.25mmvs105.10±4.58mm,可用140mm、110mm作为颈部粗细分型的分界值。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在三组间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型、中间型、细型颈动脉CT平扫的优良率分别为:10%vs33.33%vs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颈部CT矢状位定位像上C3/4椎间隙方向的最大前后径测量值可作为颈部粗细分型依据。②颈部断面粗细是影响颈动脉CT平扫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第二部分应用个性化平扫提高颈动脉壁CT成像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根据颈部粗细分型个性化CT平扫方案提高颈动脉壁CT成像质量的可行性及其在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因缺血性脑梗塞入院患者105例,入组时均经临床诊断或由B超证实在颈动脉分叉区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剔除有颈动脉手术史或图片质量不佳者。根据颈部CT矢状位定位像上测量的C3/4椎间隙水平的径线值,将患者分成粗型、中间型、细型3组,每组均收集入组时间前后延续的35例患者,根据颈部的粗细来选择合适的管电压,制定个性化管电压CT平扫方案:粗型(大于140mm)管电压采用120Kv,中间型(110-140mm)管电压采用100Kv,细型(小于110mm)管电压采用80Kv,其余扫描参数三组保持一致。有2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对颈动脉壁成像质量,把颈动脉管壁成像质量分成0-3四级,分别记0-3分,意见不一时协商解决,采用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颈动脉壁成像优良率的差异。测量颈动脉分叉区粥样硬化斑块最大层面感兴趣区的CT值,统计三组患者中CT平扫所示颈动脉斑块的脂质核心、钙化特点和例数,梗塞侧和正常侧颈动脉斑块的钙化特点和例数,统计分析上述参数与缺血性脑梗塞发病的关系。结果:①粗型、中间型、细型C3/4椎间隙水平最大前后径的径线测量值均数分别为152.29±7.15mm、127.09±7.95mm、104.40±3.70mm。三组个性化扫描的颈动脉壁成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7.1%、100%、9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靠近管壁的一些细小病变显示也较为清晰。②入组105例患者均为高龄且有高血压病史,共显示斑块194处,均以脂质核心和混合斑块为主。颈部粗细与CT平扫显示斑块类型的关系,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统计分析颈动脉分叉区钙化,不规则钙化145个,片状钙化65个,梗塞侧与正常侧钙化形态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边缘钙化共176个,斑块内钙化34个,梗塞侧与正常侧钙化部位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根据颈部粗细进行个性化扫描有助于提高颈动脉壁成像质量的优良率,提高颈动脉壁成像质量,有助于提高小病灶和多发病变的检出率。②颈部粗细与CT平扫显示斑块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梗塞患者以脂质核心和混合斑块为主。③不规则钙化、边缘钙化对斑块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提示性。
第三部分颈动脉斑块CT平扫与增强显示效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CT平扫对颈动脉斑块成分的显像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因高血压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症状而入院的患者,MRI证实颅内存在脑梗塞或缺血灶,并且临床诊断明确的CAS患者30例,接受按颈部粗细分型优化的方案进行CT平扫和常规增强检查,以颈动脉分叉为标志,观察两侧颈动脉斑块、脂质核心、钙化等的检出率。以增强期为参照对象,分析平扫期对CAS斑块的检测情况,计算Kappa值分析平扫期和增强期对颈动脉AS斑块、脂质核心、钙化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测量脂质核心在平扫期、增强期的CT值,并计算其强化幅度,采用t检验分析梗塞侧与正常侧组间差异。结果:入组CAS患者30例,双侧颈动脉检查共60处分叉,平扫期颈动脉正常5处,检出斑块55处;增强期检测颈动脉正常4处,斑块56处,平扫期斑块阳性检出率为91.7%(55/60),两者对CAS患者颈动脉分叉处病变评价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4000。两者对CAS患者脂质核心评价一致性好,kappa值为0.9322。两者对CAS患者颈动脉钙化评价一致性为好,kappa值为0.7928。颈动脉斑块感兴趣区共58处,平扫显示有35处以脂质核心为主的斑块,平扫CT值9.33±11.53HU、增强CT值24.49±13.65HU、强化幅度15.16±10.00HU,梗塞侧脂质核心26处,平扫CT值7.04±12.36HU、增强CT值25.48±15.58HU、强化幅度18.44±9.55HU,正常侧脂质核心9处平扫CT值15.94±4.63HU、增强CT值21.63±4.63HU、强化幅度5.69±1.90HU。正常侧与梗塞侧组间采用t检验,平扫期及强化幅度P值均少于0.05,两组间CT值在平扫、强化幅度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T平扫评估CAS患者脂质核心具有较大可行性,平扫期脂质核心CT值、增强期强化幅度对缺血性脑梗塞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平扫期能避免高浓度对比剂导致的X线束硬化提高CT测量值的准确性,并可清晰显示管壁,有利于提高细小脂质成分的检出率。联合CTA可提高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