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美国“2061计划”、《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英国《国家课程中的科学》为代表的西方科学教育改革方案中,均将科学素养作为中心目标。而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学素养成为化学课程改革的主旨目标。认识科学本质无论对人们理解科学知识体系自身,还是形成健全的科学观和较高的科学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依赖教科书,因此,教科书中对科学本质的呈现成为科学本质教学的主要途径。本研究把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史案例作为分析对象,对我国在2001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学本质体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者从现行三个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科学史案例进行分析,选取由Abd-El-Khalick在2008年建立的科学本质分析框架,从实证性、推论性、创造性、理论驱动性、暂时性、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社会认同性、社会文化性这十个方面对科学本质进行评分,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本研究采用多人共同评分原则,由笔者、论文指导教师以及从事化学教育研究的大学教师共同完成评分过程,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内容分析法,注重质、量分析,以质性分析为主,以量化形式呈现分析结果,直观呈现三套高中化学教科书对科学本质体现的差异性。希望通过分析归纳后,能进一步了解科学本质在高中化学教科书的落实情况,作为未来课程修订与改革的参考。研究结果发现:(1)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科学本质的体现程度普遍较低,对科学本质十个方面类目的重视情况也不尽相同,“实证性”和“暂时性”的得分最高,这两个方面主要是涉及到逻辑实证主义所强调的科学本质;而“社会性”和“社会文化”的得分最低,这两个类目的科学本质观点主要是源于历史主义派别,历史主义强调在科学中更多融入人文和社会的因素,从人文主义角度看待科学史;而“科学方法”在所有科学本质中是得分最低的类目。(2)本文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三套教科书的科学本质得分进行成对数据样本T检验,在α=0.15置信水平上,三套教科书在科学本质呈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科学史中提及科学本质显著高于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科学史中提及科学本质显著高于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经研究,本文提出三个培养科学本质的教学策略及两个研究建议:(1)在高中化学教材的选择上,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2)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本质的内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处理。(3)在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上,可以参考Abd-El-Khalick提出的科学本质的十个方面,加强对科学本质的内涵的描述和介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的关注度。(4)建议今后教材的改革增加科学本质内容文字性的描述;加强对社会性和文化性本质的重视;加强对科学方法的重视。(5)建议后续研究扩大研究对象,扩展研究问题,运用创新的研究工具及数据处理方式进行更深入的对比分析。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采用Abd-El-Khalick在2008年建立的科学本质分析框架的十个方面,对高中化学教科书进行质、量的分析,第一次把方法论应用于化学教材的分析中,以量化形式呈现分析结果,让读者对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的科学本质水平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