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目前,翻译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和理论家们所关注的重点之一,译界对翻译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谁是翻译的主体”,“何谓翻译的主体间性”,学术界对此的界定仍存在分歧。本文从当前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分析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翻译主体间性在笔译和口译当中的体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指出从认知的角度探讨翻译主体间性对翻译研究与实践以及翻译教学具有启发意义。本文由引言、正文(共分四章)和结论组成:引言部分:概述目前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现状,指出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首先回顾了翻译研究的三个阶段,即:传统的语文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后结构主义翻译研究阶段,并从“现实”、“认知”、“语言”三者关系的角度对翻译研究的各阶段进行反思,指出不同时期的翻译观其根本分歧实质上在于译界对“现实”、“认知”和“语言”三者之间关系持不同态度。第二章在简述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关于“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观点——“现实—认知—语言”,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语言的成因是基于身体经验之上的,经过认知加工逐步形成的,语言就必然与客观的现实世界和人们的主观加工机制密切相关。此外,本章进一步介绍了认知语言学领域对“现实”、“认知”、“语言”三者关系的有关研究,如:国内学者王寅教授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三因素间的反映与对应滤减现象等。第三章分析了“现实—认知—语言”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探讨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在笔译和口译当中的具体体现。第四章指出:从认知角度探讨翻译主体间性对翻译研究与实践具有启发意义,并着重论述了主体间性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结论部分强调: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实质上是由多个主体所参与的复杂的认知活动。翻译活动与“现实”、“认知”和“语言”密切相关,翻译研究无疑应该十分关注“翻译”与认知主体——“人”的关系。笔者认为,如果“翻译主体性”中的“翻译”是从狭义的角度专指翻译行为本身,那么,这个翻译行为主体无疑是译者,如果“翻译主体性”中的“翻译”是从广义的角度指涉翻译活动从原文创作到译文接受的整个过程所有相关因素,那么这些因素中,除“译者”外,“原文作者”、“译文读者”、“翻译发起者(甚至包括赞助人、出版商等)”都是翻译活动所涉及到的主体。各主体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是翻译主体间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不能把翻译主体间性简单地理解为“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存在是互为前提的,没有脱离主体间性的绝对的主体性。翻译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相互补充。翻译研究者只有辩证地看待翻译活动所涉及到的各主体自身相对的主体性和相互之间的主体间性,才能更好地认识翻译的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论,以指导翻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