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据性研究目前已成为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狭义的言据性指的是知识的来源,即说话人包括在断言中的证据,如感知到的、引证的、个人推断的等。广义的证据范畴还包括对知识可靠性的态度(房红梅,2006)。“无论是在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理解证据这个概念,人类语言中都有这么一类装置主要用来表明说话人是根据什么来做出断言的。”(徐晶凝,2008)比如政治家在演讲的过程中,对命题消息做出的“判断”、“估计”、“推测”或是“传闻”,都需要有一定的“证据”作基础。一般说来,证据越充分,消息的准确度越高,越能影响听众的信服度,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演讲人运用言据性策略来顺应交际语境,选择特定的言据性成分来表明特定的信息来源和特定的信息所属状况,从而实现高度参与、推卸责任或是让话语更显客观和权威。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在一连串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演讲人围绕信息的“言据性”进行编码的认知过程。 目前言据性在语言学编码知识的来源以及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功能上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了为什么在特定的语境下选择特定的证据形式,又是如何影响信息交换的。日本学者Kamio1979年提出了信息界域理论,为言据性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他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刻画了一个心理空间,说话人根据信息在其信息界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当信息落入说话人的信息领域时,将采取断言的直接形式,这也体现了说话人拥有足够的证据;反之当信息落入说话人信息界域外,他就要使用带有证据标记(即据素)的间接形式。因为信息界域理论为说话人提供了制约条件,充分地反应了信息的所有权和心理距离,进而引导说话人是否采用含有据素的表达形式,这无疑对我们理解言据性提供了新的视角。结合信息界域理论来分析各种据素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这也是本文与其他同类研究最大的不同。 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并在2012年连任成功,出色的讲话自然功不可没。通过对其每周致辞演讲中的言据性分析,可以让我们领悟其意识形态和交际目的,从而对他的演讲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提醒我们,通过恰当的使用实据,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对于公开演讲和写作自然也有一定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