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材料疲劳损伤的微磁检测定量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n3701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磁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以及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航空航天、石油输送等各个领域。这些铁磁结构都有很长的服役周期,因此在服役周期内由于长时间的载荷作用在结构的应力集中区或微缺陷区域容易产生大量的疲劳损伤,最终可能会导致结构的破坏失效。所以,如何准确地评估铁磁材料在长期服役周期内的疲劳损伤是确保在役铁磁结构安全运行的关键。对于铁磁结构而言,其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由于外部载荷和环境磁场之间的耦合作用会导致内部磁化强度发生规律性变化,进而引发结构表面的磁场分布出现可识别的改变。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利用铁磁结构表面磁场分布的变化可以准确评估其内部的疲劳损伤程度,从而可以有效地监测结构在整个使用周期内的损伤发展历程,避免由于疲劳损伤的累积而导致的工程事故。但目前对铁磁结构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力磁耦合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材料表面的磁场分布与其疲劳损伤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还不够清晰,致使利用表面磁场畸变来评估铁磁结构疲劳损伤状态的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针对疲劳载荷作用下铁磁材料的力磁耦合行为以及表面磁场分布的演化和疲劳损伤状态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1)基于热力学框架以及塑性应变对磁畴运动的抑制效应,建立了铁磁材料的无磁滞磁化模型,并结合磁化的局部平衡状态以及接近原理建立了铁磁材料的应力磁化模型。在应力磁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的弹塑性理论,建立了铁磁材料的力磁耦合疲劳损伤本构模型。通过与已有模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循环载荷对铁磁材料磁化行为的影响。通过考虑磁晶各向异性对铁磁材料无磁滞磁化行为的影响,建立了铁磁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力磁耦合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并分析了角度效应对铁磁材料应力磁化行为的影响。通过在应力磁化模型部分引入经典损耗和反常损耗,建立了考虑载荷加载速率效应的铁磁材料率相关力磁耦合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并分析讨论了载荷加载速率对铁磁材料应力磁化行为的影响。(2)基于经典弹塑性理论、力磁耦合疲劳损伤本构模型以及静磁学理论,建立了铁磁材料疲劳损伤的微磁检测正演分析模型,分析讨论了铁磁材料表面的自发漏磁信号随载荷加载次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模型既能够准确反映单次载荷作用下自发漏磁信号随载荷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又能描述循环载荷作用下自发漏磁信号随着载荷加载次数先迅速增大后趋于稳定最后出现突变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分析了含初始损伤(应力集中区)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自发漏磁信号演化,也研究了初始损伤大小对自发漏磁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大小与自发漏磁信号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且埋藏深度是微磁检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磁晶各向异性力磁耦合疲劳损伤本构模型,描述了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以及磁场、磁化角度对自发漏磁信号演化的影响。通过率相关力磁耦合疲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了载荷加载速率对自发漏磁信号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载荷加载速率之后材料的自发漏磁信号随着载荷加载次数的逐渐增大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3)基于共轭梯度反演算法,结合自发漏磁信号的正演分析模型对材料的疲劳损伤状态进行了定量反演识别。基于自发漏磁信号正演分析模型的理论模拟结果,反演分析了塑性损伤程度以及塑性变形区的大小,并讨论了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以及载荷加载速率对疲劳损伤状态定量化评判的影响。本文针对铁磁材料疲劳损伤微磁检测的定量研究,建立的力磁耦合疲劳损伤本构模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铁磁材料的循环应力磁化机理,完善了微磁无损检测方法评估铁磁材料疲劳损伤状态的理论框架。对微磁检测定量评估铁磁材料疲劳损伤的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提供了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兴有机污染物,得克隆(DP)的环境行为及其环境效应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与重视。我国电子垃圾处理点、阻燃剂生产点、城市工业区等典型区域土壤中DP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土壤圈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环境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与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关于DP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较少,对它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尚不清晰。因此,本论文以江苏省
学位
学位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永久性丧失和瘢痕组织的形成,瘢痕组织一旦形成就会终生留存,并将进一步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猝死等疾病的发生。目前心肌梗死急性期后的医治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法,这种治疗方案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但无法使丧失的心肌细胞再生,也无法使患者的心脏恢复到病发前的运动耐量,因此心肌梗死患者的长
信息时代,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改变社会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同时,也使得个人数据的价值日趋提升。打通信息孤岛,推动数据流转,整合有效数据以挖掘数据价值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用户的个人数据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威胁和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促使安全与隐私问题成为了互联网信息产业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密码学技术是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能够在开放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保证
在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物种的生命活动都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在分子水平上,昼夜节律受核心生物钟基因的转录翻译的负反馈环驱动,导致高达50%基因呈现昼夜节律,从而实现行为和生理过程的昼夜变化。这个节律系统可以受到光输入信号或非光输入系统(如限制性饮食、温度)牵引,来重置和重编程昼夜节律。在组织水平,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是哺乳动物的主要昼夜节律起搏器;它协调和同步周围组织中的从属振荡器,
学位
近年来,金属抗癌药物由于其高的细胞活性和靶向性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其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抗癌化合物为金属铱化合物。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类型的带有可点击反应基团的新型金属铱氢配合物,并分别对其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和抗癌机理进行了探讨,利用其可点击反应基团对其进行细胞内部的成像定位。首先,我们设计合成了三种带有PBN衍生物结构的铱氢配合物1-a,1-b以及1-AMP,通过对六种癌细胞的抗增殖试验发现带有叠氮基团
人类的视觉系统具有在复杂场景中迅速定位出最吸引人部分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选择性视觉注意机制。对于视觉注意机制的研究和建模,在理论层面有助于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机理;而在应用层面则可用于图像与视觉处理分析任务中的计算与传输资源分配,提升受限条件下的资源利用效率。现有的视觉注意模型虽然获得了不错的性能,但其与人类行为之间仍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当场景内容包括多个目标时,模型不能准确地将注意力分配给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是一种主动探测技术,因其能够全天时全天候超远距离工作,ISAR成像成为目标探测,跟踪,分类和识别等应用的关键。因为ISAR成像的分辨率随目标转角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大转角ISAR成像是获取高分辨目标图像的有效且重要的手段。由于ISAR的观测目标通常是非合作的,且目标平动和转动之间的耦合随着转角的增大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