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xiaonv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环境污染导致的侵权纠纷中,双方当事人之间一般不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存在着强弱之差,而且,环境污染侵权纠纷的内容也异常复杂和特别专业技术化,导致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侵权纠纷的特殊证明责任,而我国目前有关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证明责任的规定比较简单,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因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以上只是规定了加害人的举证责任,缺乏对受害人证明责任的规定。所以本文从构成要件的角度论证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受害人的证明责任,借鉴国外的有关立法和判例,将利益和不利益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做有效且合理的分配,不仅直接适用于人民法院审理环境污染侵权的案件,也可用来指导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纠纷。环境污染在我国日益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环境污染诉讼亦是当今人民比较关注的诉讼,本文结合民事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的有关知识,首先,论述了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特征,主要有三方面:主体的不平等性、不特定性,侵害过程的间接性、复合性,损害结果的持续性、潜伏性。其次,是论述了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当事人的确定。再次,是论述了受害人承担的证明责任,这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由受害人承担的危害事实,这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指损害事实已经发生,应由受害人对损害事实负证明责任。第二种情况是指已发生环境污染的行为,还没产生损害事实,但具有造成损害的潜在危险,应由潜在的受害人对该危险负证明责任。另一方面是由受害人证明加害人有污染环境的行为。然后,针对于受害人承担的证明责任,本文也对加害人的证明责任做了分析,加害人主要是对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要承担证明责任。接着,本文分析了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规则,主要就四种规则进行说明: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因果关系的推定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再下来本文阐述了环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在司法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对于它的消极作用主要是在于使原被告利益出现了极度的不均衡现象,从而导致原告诉讼成本增大、案件错判率增加。积极作用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降低维权难度,便于群众依法监督企业排污;第二,提高污染成本,促使企业减排;最后,本文提出了环境污染侵权诉讼证明责任标准,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无过错责任原则;(2)环境污染侵权多级证明标准责任体系;(3)环境污染侵权不同主体、不同证明对象的不同证明标准;(4)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标准的创新制度。通过本文的论述,指出了环境诉讼与一般诉讼的不同所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及对环境污染侵权诉讼的理解及完善有所帮助,从而规范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对该类案件的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刺单穴结合颈椎牵引应用于颈椎病颈肩臂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
在现代医院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占据了较高地位。伴随国民经济的增长,医疗体制的完善,医院也逐渐提高了财务管理标准,医院的财务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医院经营活动的效率,
目的:通过生物转化的方法对三七地上部分进行药学研究,以发现新的稀有抗肿瘤活性成分,对三七地上不同部分的生物转化产物进行含量分析,评价三七地上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材料
我国中小燃煤锅炉、工业窑炉量大面广,污染强度虽小,而污染总量很大。目前小型锅炉也使用大型锅炉的钙基脱硫方法存在不少问题,以致达标排放难。开发适合中小型燃煤锅炉的烟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高科技竞争的不断激化,高科技园区已成为21世纪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高科技园区的生命,而推动技术创新的主体
工业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在全球,很多地区的生态状况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认识到唯有
本文集中研究郑玄的诗乐思想,从其生成条件到理论内涵,进行全方位地、深入地考察,给以历史的、实事求是的阐述与评价。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以来的
客户细分,就是企业在收集和整理客户信息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客户(包括消费者和分销商)的需求特点、购买行为、购买习惯、信誊状况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客户整体划分
幼儿园园长负责制是幼儿园内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幼儿园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幼儿园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园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
<正>赵元任于1928年10月发表于国乐改进社的《音乐杂志》第一卷第4期的《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一文探讨了中国多声部音乐创作的一些经验,不仅提到中国民歌所用调式与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