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因是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研究的焦点在于个体如何对该原因作解释,及这些解释的含义是什么。随着归因及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归因的教育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归因训练对不良归因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归因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以小学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学习不良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归因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他们归因特点的不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学习不良小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实验选取小学四年级学习不良学生19人为实验组被试,随机抽取一般学生32人为控制组被试,严格按照实验的训练程序对四年级全体成员进行归因训练。实验进行2个月后,分析学习不良学生与一般学生归因方式的特点、及学习成绩的差异显著性,以检验归因训练对学习不良小学生的归因方式、学习成绩是否有效,进而探索出适合小学学习不良学生通过归因训练改善归因方式及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结果表明:
1.学习不良小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归因方式不相同,学习不良小学生存在有消极的归因方式。学习不良小学生的归因方式表现为:并不清楚自己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即未知控制,或者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与努力程度有关;而一般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
2.归因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学习不良小学生的归因方式,学习不良小学生通过训练能够将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学会采用积极、正向的归因方式来分析自己的成功与失败。
3.归因训练可以改善学习不良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而语文成绩没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