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图文关系视角下,对教学用思维导图的性质,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用思维导图的性质所做了系统研究。文章应用图文关系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教学用思维导图的内涵做了重新的界定,并对由性质界定不同而导致的使用模式变化做了初步探索。在思维导图研究领域,前人有所谓“工具说”和“图形说”两种导图研究模式,本文深入考察了思维导图与一定量的大学英语文本之间的动态意指关系,以及两者同时作为要表达的内容的能指符号时,两者之间的符号性意指关系,提出展示性思维导图和分析性思维导图的概念。为了进一步检验这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分析之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该研究的缘起,以及与图文关系研究相关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制作和分类,教学用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思维导图“工具说”与“图形说”研究的内容,并对两种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图文关系研究的可行性框架。第三部分根据孟华老师在《文字论》一书中对图文关系研究的理论构建,一方面从词语、句子、篇章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思维导图与大学英语教学文本之间的意指关系,得出思维导图动态性、结构性、片断性等特点。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与文本可以同时作为表达内容的能指,它们之间存在既分离又统一的符号性意指关系:本文从主题表征、内容表征和基础单位表征三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分离性,发现线性/非线性的基本矛盾导致了两者的表达差异;又从替补说明、互文再现及媒体编码原则的互渗上说明统一性,并重新定义了思维导图,即一种“有形/无声/理据/通约/空间/开放/不稳定/标题性的”非线性思维表达地图,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分为展示性的思维导图和分析性的思维导图两个大类。第四部分根据前三章的理论分析结论,将图文分析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考察了与传统教学方法间的不同,发现新教学用思维导图更开放,且有益于激发学习者的参与动机,呼吁展示性思维导图与分析性思维导图的共同在场。第五部分综合论述了前四章的主要内容,回顾了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中的问题,指出了思维导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