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基于构式的形式和意义不能完全从构式部分推导得知的概念,对现代汉语“一VP1就VP2”构式进行认知研究,旨在探索该构式的句法特点、语义特点、VP1与VP2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该构式的意义建构机制。根据构式语法,任何语言表达式,只要它的形式、语义或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不能完全预测的,就都称之为构式。而现代汉语“一VP1就VP2”构式的意义并不能完全从构式的组成部分或其他现有的汉语构式推导得知,并且构式中的动词短语本身或构式框架不足以完整表明该构式的意义。现代汉语“一VP1就VP2”构式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一……就……”和VP1和VP2,其中“一……就……”构成一种顺序框架,是该构式的常项,VP1和VP2是变项,通常在构式中做谓语。本研究的语料均为真实语料,取自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共有870条用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基础。根据所提取的语料,本研究依据其句法与语义特征将“一VP1就VP2”构式分为两类。第一类的形式为“一VP1就V2+(宾语)”,称之为类型I,其中VP2既可以是单个动词,也可以是动宾结构,类型I强调两个动作紧接发生,但在语料中也有其他语义关系出现,如因果义、条件结果义;第二类的形式为“一VP1就V2+补语”,称之为类型II,其中V1和V2动作相同,根据VP2的不同补语成分,类型II又分为两个次类型:“一VP1就V2+补语”和“一VP1就V2+量词”,前者的补语既可以是动结式,也可以是动宾式,强调动作的易成性和超常性,从动作开始到动作结果或状态的迅速性;后者的量词可以是时间量词、动作量词和名词量词,强调动作延续时间、动作结果、动作强度和动作难度大于人们的期望值。“一VP1就VP2”构式的多义现象不是单独由动词短语或构式框架造成的,其中顺序框架“一……就……”将两个有一定关系的事件联系起来,强调两个动作先后发生,但是本研究发现“一VP1就VP2”构式不仅可以表示两个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表示条件结果义、因果义、易成义和主观指大义等其他意义。据此,本研究提出在构式框架中心义的基础上,“一……就……”顺序框架与进入构式的不同动词短语产生互动,构式框架“一……就……”的意义对构式变项产生压制,从而构成该构式的整体意义。认知语言学是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处理抽象的过程为基础的方法,语言的意思并非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而语义不能简单地被当做客观环境的一部分,语义结构不能和外部客观世界一一对应,它只对应于非客观的世界并且与规范的概念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顺序框架“一……就……”也是对人类在客观世界中的经验的反映,本研究说明构式的意义并不是构式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一VP1就VP2”构式的构式义是由顺序框架“一……就……”与构式变项VP1和VP2互动作用下产生的。本研究不仅可能为同类语言现象提供借鉴,也可以为更好地认识人类认知现实的踪迹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