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低剂量纳洛酮复合罗哌卡因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血浆β-内啡肽及白介素-10浓度变化的观测,探讨低剂量纳洛酮增强镇痛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选择2017年1月~6月,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肩部以下上肢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R组(罗哌卡因组,0.75%罗哌卡因15ml+0.9%生理盐水15ml共30ml)和N组(纳洛酮组,0.75%罗哌卡因15ml+0.9%生理盐水14ml+10ug纳洛酮1ml共30ml),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记录阻滞开始前(T0)、阻滞结束时(T1)、消毒时(T2)、切皮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数值,观测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术后3、6、12、18、24h(T5~9)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h地佐辛首次使用时间及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镇痛满意度评分,同时于阻滞前(T0)、术后6h(T6)、术后24h(T9)采血进行血浆β-内啡肽(β-EP)和白介素-10(IL-10)浓度测定。结果:两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各时间点生命体征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后地佐辛首次使用时间均长于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6、12hVAS均低于R组,术后18hVAS高于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24h地佐辛用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6h血浆β-EP浓度低于R组,血浆IL-10浓度高于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纳洛酮(10ug)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在不影响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前提下,有效延长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总体降低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联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