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产后痹是产后妇女所患的常见疾病,西医诊疗方面,需要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疗效不稳定、副作用较大,且面对哺乳产妇,限制了这类药物的使用。故希望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探索产后痹中医古方用药规律,传承和学习中医的临床理念及学术思想,开辟新的治疗思路,也可为研制新药和为临床科研实验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第5版《中华医典》中与产后痹相关的方剂、医案处方共357首,采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利用WPS2019、SPSS V21.0统计软件和SPSS Modeler 18.0对处方用药进行挖掘分析,探讨、归纳产后痹中医古方用药规律及产后痹病机、治法,用药规律主要包括常用药物的功效归类分析、药性分析、处方配伍规律。结果:1.方剂、医案处方收录情况共收集产后痹相关处方357首,其中50首产后痹的医案处方,307首方剂。2.药物频数统计分析357首处方共涉及药物267种。对267种药物使用频次进行药物归类,据数据统计结果,可知产后痹处方用药中“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三类药物使用较多,其次为温里药、祛风湿药、清热药、行气药、利水渗湿药等。3.药性分析选用前68味高频药物进行药性分析,“温性”药物最多,有34味;“辛、苦、甘”三味最多,频次分别为38次、33次、29次;入“肝、脾”药物最多,频次均为32次,其次为入“肺、心、胃、肾”药物,频次分别为25次、24次、23次、21次。4.药物聚类分析选用前68味高频药物进行R型聚类,并依据中医处方及配伍理论,得到7个核心药对组、5个核心处方。5.药物关联规则分析选用前68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得到65条两味药组成的规则、47条三味药组成的规则、59条四味药组成的规则、17条五味药组成的规则。结论:产后痹用药多选用补益气血药、强筋壮骨药、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发散风寒药、祛风寒湿药、温里药、清热凉血药、行气药。药物多以温性药物为主,药味选择着重在辛、苦、甘三方面,多选入“肝、脾”药物,且与入“肺、心、胃、肾”药物密切相关。配伍多围绕“寒温并用、动静结合、治风先治血”原则进行搭配,常选当归与各类型药物进行搭配。川芎、当归、熟地黄、肉桂、白芍、茯苓、人参之间的搭配应用最为广泛。药物组方思路可参照独活寄生汤、大秦艽汤、趁痛散、大羌活汤、九味羌活汤等名方。气血不足,寒湿痹阻,经络瘀闭是古代医家普遍认为的病机特点。古代医家应用趁痛散加减治疗产后痹最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