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被认为是治疗非分支区主动脉病变的一种较安全的治疗方式,为不适合开放手术的患者提供了选择。近年,挑战是如何通过完全腔内的治疗方式治疗累及分支动脉的主动脉病变。不断的创新和对现有腔内移植物的革新,许多新型腔内移植物产品已经应用于临床,比如开槽,烟囱及分支型支架的应用,且早期疗效肯定,为不适合传统手术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些新产品不仅需要对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进行严格的术前影像评估,如近端锚定区,病变和分支动脉的精确测量,而且需要时间为患者量身定制腔内移植物。对于更需要急诊处理的,破裂风险极高的主动脉病变,尤其是胸主动脉病变,在许多情况下,如急诊条件下,无法完成。这为临床上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提供了理由,因为这可能是最快,最佳的挽救此类疾病患者的最佳选择之一。这种通过覆盖左锁骨下动脉解决近端锚定区的方法易于实施,但存在上肢缺血,脑梗,截瘫甚至死亡的风险。尽管原位开窗能弥补这一缺点,也能减少复杂的术前影像评估带来的麻烦,但直接机械穿孔或开窗十分困难。于是我们提出压差诱导开窗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系统的研究。该设计理念来源于覆膜支架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有意或无意)后,左上肢血压会比右上肢存在压力差这一临床观察(据文献报道,该压力差在36到48mmHg之间)。我们设想:如果隔绝左锁骨下动脉区域的覆膜与其它区域的覆膜不同,具备在压力下变形和移位能力,那么与其它部位相比,分支开口区域会因为压力差较大而渗漏较大。那么,如果渗漏量足够,或许能形成一种新型腔内移植物系统,通过主动脉与分支动脉间的压力差,诱发覆膜自动“开窗”,并到达保存分支,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因此,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1、分析被覆膜支架封堵前后,左锁骨下动脉与主动脉弓间的血压差大小及变化情况,为在体外模型内模拟压差及腔内移植制作提供数据参考;2、通过多重纺织成型技术探索不同密度梯度的腔内移植物覆膜及压差介导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系统的制作;3、在体外主动脉模型,测试压差介导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系统的性能及可行性。方法:1、选用上海地区健康家猪12头(雄性8头,雌性4头),日龄108.58±14.76天,平均体重40.42±2.21kg,植入直管型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压力传感器同步测量覆膜支架封堵分支前后,左锁骨下动脉与主动脉弓间的血压差大小及变化情况。为了解腔内隔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术后,瞬时压力差大于术后一段时间压力差的推测。在14天后再次进行左锁骨下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同步测压实验,并对比术前和术中压差的变化情况;2、根据动物体内测的压力差大小,通过多重纺织成型技术试制能在该压力差诱导下出现覆膜变形和渗漏的新型移植物覆膜,即多重纺织密度人造覆膜(MDPM)。3、将MDPM缝合到直管型覆膜支架上制成移植物样品,通过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系统导入自主研发的压力可调式人体主动脉血管模型装置,封堵模型左锁骨下动脉,测试其压力变形和渗漏能力。结果:1、12头猪全部成功植入管型腔内覆膜支架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并成功测压,手术时间平均3.78±0.71h,术中失血平均113.33±36.27ml,主动脉弓直径平均13.03±2.11mm,盐酸氯胺酮使用量1040±114.14mg。左锁骨下动脉被封堵前,主动脉弓与左锁骨下动脉血压大小无明显差异(P=0.262),但猪左锁骨下动脉被管型腔内覆膜支架完全封闭后,主动脉弓血压比左锁骨下动脉血压高42.78±5.17mmHg(P<0.001);猪左锁骨下动脉被管型腔内覆膜支架封堵后两周,主动脉弓血压仍高于左锁骨下动脉(P<0.001)。而且封堵术后,主动脉弓与左锁骨下动脉内的瞬时压力差明显比14天后相同位置测测量的压力差高(P=0.004);2、移植物的功能部分称为多重纺织密度人造覆膜(multi-dimensional prosthesis membrane,MDPM),即具有梯度型纺织结构单胞密度。在一定压力下,MDPM的纱线能产生滑移和变形,当其两侧有足够压力差,流体有可能通过变形和滑移形成的裂隙。将此种覆膜整合到普通直管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操作简单易行,移植物系统且易于导入和准确定位释放。3、在密闭的主动脉模型内,因无需考虑分支动脉,在2维平面影像,新型腔内移植物导入,定位和释放简单快捷,当MDPM两侧压力接近40mmHg前,LSA分支出口处未见明显造影剂漏出,当MDPM两侧压力接近40mmHg,LSA分支出口处可见明显造影剂漏出。结论:1、首次提出压差介导开窗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系统的设计,也许能为主动脉腔内修补术开创一种新的思路;2、在动物体内证实,覆膜支架完全隔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后,主动脉弓血压比左锁骨下动脉血压高42.78±5.17mmHg(P<0.001);且分支与主动脉弓间瞬时压力远差高于术后2周分支与主动脉弓间的压力差。在体外模型中证实,该压力差足以使多重纺织密度人造覆膜发生渗漏现象;3、关于压差介导开窗式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系统在活体内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