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发育成熟的胚胎与处于接受态子宫内膜之间的黏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也是决定着床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一过程受到黏附分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激素等多种因素的精确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研究发现,PPARγ被配体激活后,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在转录水平上抑制多种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及调控脂肪和糖类代谢等。在生殖系统中,PPARγ具有促进排卵、胎盘发育等作用。子宫内膜是具有周期性功能状态改变的组织,子宫内膜上皮从增生期到分泌期(分泌期早期、分泌期中期和分泌期晚期)不但有形态学上的改变,同时多种分子呈阶段特异性表达。在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处于胚胎的接受态,并与胚胎在子宫内膜的识别、黏附和植入过程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但PPARγ在胚胎黏附中的作用尚未见报导。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作为近年来应用较多的PPARγ的化学合成配体激动剂,应用于实验研究中。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子宫内膜组织中月经周期不同时段PPARγ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接受态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细胞系RL95-2细胞及HEC1-A细胞中PPARγ的表达差异及罗格列酮处理后对胚胎黏附功能的影响,为探讨胚胎着床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子宫内膜组织中月经周期不同时段PPARγ的表达水平。(2)培养高接受态人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RL95-2)和低接受态的人子宫内膜细胞(HEC1-A),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种细胞中PPARγ表达的差异,及罗格列酮和胚胎细胞刺激后RL95-2细胞中PPARγ的表达。(3)利用培养的RL95-2和HEC1-A制备细胞单层,并在不同剂量罗格列酮(10μM,20μM)处理的RL95-2细胞单层上,分别加入胚胎细胞(JAR),构成体外胚胎黏附模型。分析胚胎细胞与不同处理组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率。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结果显示PPARγ在人子宫内膜组织增生期和分泌早期未见表达,从分泌中期开始有表达,于分泌晚期其表达明显增加。(2)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高接受态人子宫内膜细胞RL95-2及低接受态人子宫内膜细胞HEC1-A中均有PPARγ表达,但在RL95-2中PPARγ的表达低于在HEC1-A中的表达。人胚胎细胞JAR及罗格列酮刺激RL95-2细胞后,PPARγ表达增加。(3)人胚胎细胞JAR与高接受态人子宫内膜细胞RL95-2的黏附率高于其与低接受态人子宫内膜细胞HEC1-A的黏附率。JAR细胞与经过不同浓度罗格列酮(10μM,20μM)作用后的RL95-2细胞的黏附率低于其与正常RL95-2细胞的黏附率。结论:PPARγ在人子宫内膜组织中有阶段特异性表达,于分泌晚期其表达最高。PPARγ在不同接受态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中,高接受态人子宫内膜细胞RL95-2中PPARγ的表达低于低接受态人子宫内膜细胞HEC1-A中的表达,经胚胎黏附和罗格列酮作用后RL95-2中PPARγ表达上调。研究提示PPARγ在胚胎黏附后可能具有促进胚胎着床后进一步植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