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自体免疫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其它自身免疫性脑炎相似,其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不自主运动、脊髓炎、视力异常、共济失调等。主要通过检测脑脊液(CSF)中抗GFAP(一种星形细胞内的中间丝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来诊断,对于血清中GFAP抗体的特异性仍需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体免疫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其它自身免疫性脑炎相似,其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不自主运动、脊髓炎、视力异常、共济失调等。主要通过检测脑脊液(CSF)中抗GFAP(一种星形细胞内的中间丝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来诊断,对于血清中GFAP抗体的特异性仍需研究。磁共振成像(MRI)通常可见脑组织特征性线性血管周围放射状强化灶。GFAP星形细胞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在抗GFAP抗体相关的CNS特发性炎症性病变中,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是最重要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淋巴细胞、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分泌的抗体相互作用导致的神经炎症是GFAP星形细胞病最可能的发病机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几乎涉及免疫反应全过程,且其作为可定量的指标,为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新思路,成为GFAP星形细胞病的新生物标志物。目的探索抗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CSF中可监测生化指标,将其同现有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在不同疾病组间对其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它们是否可作为该疾病特征性生物标志物,了解上述指标是否可以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监测病情变化、预判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方法收集血清和或CSF中抗GFAP抗体阳性患者、病毒性脑炎患者和其他非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和CSF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研究对象CSF中抗GFAP抗体滴度以及NLRP3炎性小体、IL-1β、IL-6、IL-17等生物因子水平,扩展残疾量表(EDSS)评分评估疾病严重程度,SPSS应用软件分析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CSF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6及IL-17等物质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病毒性脑炎组相比,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组CSF中NLRP3炎性小体水平显著增高(p<0.05)。在CSF和或血清GFAP+组中,CSF中NLRP3炎性小体水平与IL-1β、IL-6及IL-17物质水平呈正相关,并且NLRP3炎性小体、IL-1β、IL-6及IL-17物质水平与EDSS评分也呈正相关性。对比CSF GFAP-组,CSF GFAP+组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及IL-17物质水平以及EDSS评分显著增高,同时,CSF中抗GFAP抗体滴度与NLRP3炎性小体、IL-1β及IL-17物质水平以及EDSS评分呈正相关,而IL-6均无此差异。结论神经炎症反应以及机体免疫应答在抗GFAP星形细胞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CSF中NLRP3炎性小体可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甚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肾移植手术量的不断提升,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受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筛查及预防措施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总结分析我中心肾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受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发病率及预后;探究肾移植受者新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二、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
研究目的:乳糜泻是由麸质引起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肠病,临床表现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及组织,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案仅有去除麸质饮食。本研究首先通过对近10年与乳糜泻治疗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索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目前治疗研究热点及前沿,希望为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其次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挖掘,筛选与乳糜泻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枢纽基因及免疫细胞,为寻找更多的乳糜泻治疗靶点提供理
背景真皮网状层下方的毛周脂肪组织凭借其独有的非代谢功能参与调控皮肤稳态过程。在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毛周脂肪组织能够通过分泌调控性的因子对毛囊的周期生理进行调控。但在众多脂肪因子中,对毛囊生长过程起主要调节作用的分子尚未被明确定义。而明确脂肪组织在调控毛囊生长上的作用,对临床研究新型治疗脱发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毛周脂肪组织在调控毛囊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目的1.毛囊周期间毛周脂肪组织基
研究背景在常规的超声检查中,经常会发现脑室扩张的病例,其中侧脑室扩张最为常见,其发生率差异较大,为1‰~22‰[1]。脑室扩张病因尚不明确,不同的病因导致出生后结局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导致患儿神经、运动和/或认知方面的障碍,也有的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因此其预后与转归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超声作为产前评估胎儿发育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孕妇肥胖、胎儿体位不佳、羊水量异常、多胎妊娠、子宫畸形等影响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两个不同的病理状态,单纯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近年来,NAF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潜在的NAFLD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本研究对NAFLD病人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与NAFLD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筛选出治疗性药物,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下载得到四个NAFLD队列和肝癌的芯片数据。随后,我们将两个疾病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50.54%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既往研究表明,高达71%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存在左心室肥厚(LVH)。而LVH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的早期独立预测因子。有研究表明白蛋白尿可增加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LVH的风险。然而也有研究表明白蛋白尿与LVH风险并没有明显关联。那么在肾功能未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白蛋白尿是否与T2DM患者LVH有关,目前无统一结
研究背景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随着人们近些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种类丰富化,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由此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因此,研究食物中天然存在的降胆固醇物质的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对防治高胆固醇血症以及相关心血管类疾病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
研究目的基于颈部淋巴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分析 LANPC(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LANPC)患者对诱导化疗的敏感情况及构建诱导化疗疗效预测模型,指导LANPC个体化治疗。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72例初始治疗时确诊为LANPC患
乙型肝炎是肝细胞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损伤而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慢性肝炎往往导致严重的结果如肝硬化、肝癌。有数据表明超过80%的肝癌患者来自亚洲和非洲国家,而中国的肝癌患者占50%以上。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肝癌每年导致近70万人死亡,其中一半发生在中国,这一主要原因是由HBV感染造成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医学影像报告作为电子健康记录的一部分,包含了患者大量的健康信息,然而报告中大多是自由文本,内容质量取决于医生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医学文本结构化需要结合医学知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多方面的技术,对数据挖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论文在国内外文本结构化的研究基础上,根据鼻咽癌MRI中文报告的特点,对医学实体识别、关系抽取以及结构化方法进行探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鼻咽癌MRI报告结构化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