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对外投资累计额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企业也在不断地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随着跨国并购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并购已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但是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制约着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其中融资约束就是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因素之一,大部分企业认为融资困难阻碍了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在中国,融资约束等因素也会对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内部资本积累和外部银行贷款两个途径,企业所有制也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筹资。此外,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在当地市场融资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所投资的项目大部分在国外,因此导致信息高度不对称,加剧了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进而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结合目前中国企业的并购现状来看,融资约束是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所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对现有研究融资约束对跨国企业并购绩效产生何种影响的理论中,大部分学者都是针对宏观经济层面的指标对其进行分析,并未深入到企业的微观层面,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原则,也没有针对微观个体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部分学者在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绩效产生影响的过程中,都得出了二者呈线性关系的结论,但是在实际的调研中,我们可以发现,融资约束与跨国企业并购绩效在全样本区间内并不仅仅是线性关系,这部分理论目前还存在空缺,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来弥补空白。此外,绝大多数的研究并未考虑到公司规模这一异质性因素,因此以公司规模为切入点研究二者的影响机制不管是基于理论还是现实层面都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融资约束对跨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基于不同视角定性分析了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对现阶段我国跨国并购、融资的现状进行剖析;另一方面,本文打破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梳理了融资约束对跨国并购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理论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不同企业规模条件下,融资约束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机理的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融资约束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客观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分析如下:首先,基于融资约束影响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背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方法和内容,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其次,对有关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主要是基于跨国并购影响因素、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绩效二者关系等角度,并对此类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评述,其在研究对象、计量方法以及变量的选择上存在的不足,为本文提供了可研究的空间。此外,通过分析跨国并购、融资形势在地区和行业等方面的分布状况,并未发现二者间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因此,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再次,为深入研究融资约束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梳理了融资约束对跨国并购绩效产生的影响并基于门槛效应的角度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当企业规模处于不同水平时,融资约束可能会改善或抑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出发,将中国在2008-2018年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与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财务指标进行匹配,基于上述理论机制,借助Hansen(1999)门槛面板估计方法,更加全面以及科学地考察了融资约束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门槛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当企业规模小于某一特定值时,降低融资约束可以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而当企业规模超过这一门槛值时,二者又失去了确定的关系,表现为二者没有线性相关性。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融资约束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关系,利用二者的关系改善跨国并购绩效,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并对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现有研究多数使用的国别和行业层面的数据不同,本文使用实施跨国并购企业微观层面的数据,进而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揭示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是基于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的拓展。第二,本文综合考虑了企业生产率、资本密集度、盈利能力并以公司规模为切入点探究融资约束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同时验证了上述影响效应的差异性,就这点而言,相比既有文献,本文的研究视角更为深入。第三,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延伸和改进,搭建了融资约束和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关系,本文通过将公司规模因素引入到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机制,打破了融资约束对并购绩效的线性关系,不仅弥补了对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也通过采用门槛效应的计量方法,对已有研究可能存在的估计偏误现象进行了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