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西克是20世纪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科西克在其哲学中充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贯穿其哲学始终的核心线索。实践观因此而成为科西克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对科西克实践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科西克实践观的研究主要从其形成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以及对其进行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科西克实践观的形成,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南斯拉夫实践派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批判和捷克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西克是20世纪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科西克在其哲学中充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贯穿其哲学始终的核心线索。实践观因此而成为科西克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对科西克实践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科西克实践观的研究主要从其形成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以及对其进行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科西克实践观的形成,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南斯拉夫实践派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批判和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产物,又广泛吸纳了前人的思想,马克思的实践思想、黑格尔的实践思想、海德格尔对“烦”的实践性诠释、卢卡奇的早期实践思想等成为其直接的理论来源。因此,论文的第二部分对科西克实践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方面进行阐述,由此来更系统的理解科西克的实践观。
科西克反对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进行简单直观化的理解。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实践包含生存要素和劳动要素;实践的开放性创造了世界;立足于社会现实,科西克分析了“伪具体世界”的产生。在他看来,拜物教化的实践、“烦”的生存状态、沦为“经济人”的状态等形式的实践的异化是导致人与世界关系异化的根本原因。进而,科西克提出,要通过革命的批判的实践、辩证法思维、个体真理的实现等方式消除实践的异化,从“伪具体世界”走向“具体总体”,把属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论文的第三部分对科西克实践观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力争对科西克的实践观做到相对全面、客观的把握。
科西克的实践观坚持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存在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彰显了关注入的发展的价值情怀;同时,科西克的实践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具有明显的空想色彩,忽视了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对科西克实践观的评析,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立足点,对科西克的实践观进行评价,借鉴其精华部分,客观看待其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如何有效地揭示科学结构已成为知识发现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基于文献网络(如合作网络、引文网络等)的社团结构研究已成为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成为科学家借助文献数据开展科学结构研究的有力工具。自2002年社团(Community)概念正式提出以来,社团划分研究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多数相关研究工作是基于单一网络的社团划分。其实,网络中的不同关系或不同类型主体可能携带着丰富的语义信息,在研究中可以得到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作为专利分析的重要内容,专利引文分析在国家、机构、人员的科技竞争力评估评价中有广泛应用。专利引文分析依赖一系列专利引文测度指标。构建科学、客观、合理的专利引文测度指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专利引文测度指标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实际评价活动中专利引文测度指标的评价无据可依。本文拟从专利引文测度指标出发,研究时间因素对专利引文测度指标的影响,探索消
科技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正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争夺的对象。近些年来,科技人才在国家间、地区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基础研究领域领军人才作为最优秀的一类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社会各界对于该类人群的流动和成长是极度关注和重视的。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虽然对于科技领军人才流动的研究已比较丰富,视角各具特色,但专门针对中国基础研究领域领军人才流动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还比较少,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
智库建设和智库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各界关注的焦点。智库研究中重要的一环为智库评价,但相对于近年来智库评价研究的突飞猛进而言,目前国内研究对智库产品的独立评价还鲜有涉及。因此,本文选择智库产品系列中最为重要的报告类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智库报告类产品影响力评价”研究,以期为智库评价过程中产品类指标的遴选提供依据。本研究中涉及的智库报告类产品发挥影响力的传播途径分析,亦可为智库产品制定恰当的传播策略提
中国智库建设高潮迭起,但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影响力应作为评价智库建设的重要标准。现阶段中国在智库影响力建设方面尚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研究智库影响力的生成及传导机制,既能够为智库建设成效提供评价标准,又能够为智库建设提供方法指南。 本文从多个视角出发进行交叉分析,采用文献和网络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对政府、高校、专业和民间智库的世界和中国先进智库代表的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智库的信
“善”跟日常生活“须臾不相离”,但“善”是什么”、“如何认识善”却不是每个人能回答清楚的。当今拜金主义、原子式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思想日趋严重,社会上出现很多道德失范、良知丧失等现象。因此,强调伦理道德,提升精神文化,提倡相互关爱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而认真思考作为伦理道德核心之“善”、“仁爱”的问题则是至为关键的一环。自古至今,哲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路径对“善-至善”都进行了自己的追问,
莱布尼茨创立“数学-逻辑演绎”的方法论,以更好地获得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莱布尼茨所提出的这种新的方法论是在批判和改进中逐渐确立的。关于如何获得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产生了近代经验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主义方法论之争,由于理性主义的逻辑演绎方法论存在可靠性问题,重复性问题和必然性问题这些不足,莱布尼茨试图对其进行改进。他看到了数学方法在可靠性,获得新的知识和精确性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逻辑演绎方法论的不足,因而他
“自由”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核心范畴,是哲学家们毕生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欲深入的探讨自由,就离不开对国家的认识,即“国家”是自由的定在。黑格尔与马克思均对自由以及建立在自由基础之上的国家有着深刻的见地,但二者的认识却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本文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法哲学原理》两本著作出发,以“自由”为切入点,对什么是自由,以及当国家处于什么状态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进行探讨,最终实现人类解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乡村变得美丽,美丽中国才算真的实现。文章以河南省孟州市莫沟村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田野调查法对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美丽乡村的概念,美丽乡村不仅美在自然环境,而且也美在人文生态。其次以莫沟村的整体概况为基础,分析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特色的窑洞文化以及政府的支持为
近10年以来,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现象已经成为现代逻辑的一个热门领域。这种研究旨在为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传递信息这一现象提供一套形式化分析方法。之所以可以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信息流动现象,是因为主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决定了他们在多主体的交互影响中会获得不同的机会与受到不同的限制。基于社会网络来研究信息流动对于准确研究主体认知状态的变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正确预测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