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及翻译——探索新华社新闻的英译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yy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英文对外报道大多数是从汉语新闻翻译过去,再通过对外传媒提供给国外受众的.有些不成功的报道是把汉语新闻逐字逐句地对译成英文.逐字对译的报道只能使译文诘曲聱牙,达不到希望的宣传效果.该文以中国新闻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英语新闻文体的特性、中国新闻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能使英文对外报道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通过对中国新闻英译的研究,作者旨在探讨不同的翻译是否因其翻译目的、受众等因素的不同而应有不同的翻译标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英文新闻的特点、分类、基本结构以及文体特征.第二章作者引用了新华社对同一事件的中英文报道,分析了这两篇新闻在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引用一篇路透社类似内容的新闻,考察其着眼点与语言风格.作者讨论了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受众等因素的不同,如何决定中英文新闻写作风格的不同.通过比较,作者指出,对外英文报道有自己特定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译文必须要吸引英语读者.第三章对新闻翻译中出现的主要语言问题做了归类,分析了这些问题,然后给出了作者的译文.问题解决后的译文虽然看似不忠于原文,实际上却更加符合英语读者的习惯,不那么令人费解了.最后一章首先回顾了翻译史上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论.每一类翻译都有自己的特定读者、目的、作用,所以不同类型的翻译应有自己的标准.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中国新闻英译的交际目的是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的现状,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译者如果采用字字对译的方法片面地追求"准确",就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当今世界,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然而,语言上的不同却大大的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而,翻译,特别是要求即时,精准以及灵活性的口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外语界教学研究的关注点从研究如何教转移到研究如何学,涌现出大量的从学习者角度进行的外语教学研究.人们己普遍认识到学习者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的
针对国内某种难选鲕状赤铁矿的特点,进行了深度还原--磁选实验研究,探讨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二元碱度、磨矿细度和磁场强度等不同实验条件对渣铁分离效果和产品指标的影响
对某集团热水器内胆手工焊接方式进行了改进,研制了内胆自动焊接线。
乔治-奥威尔是最著名的英国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新闻报道和文学评论都比较有名。与他最著名的两部小说《1984》和《动物农场》相比,他的其它作品收到的关注相对较少。另外,对奥
替米沙坦的合成新路采用中间体Ⅰ与4-溴甲基联苯-2-羧酸酯(R=CH3、C,H5)经亲核取代反应得替米沙坦的羧酸酯衍生物后,再水解脱保护得目的物替米沙坦(Ⅲ).本发明的工艺中改用甲
在欧洲,歌唱节是电视与广播行业的宠儿。在这方面,亚洲的各大传媒公司也不甘示弱,各类歌曲秀或歌唱节正快速走在世界的前沿,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各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本场讨论
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丙烷对壳聚糖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氢氧化钠和异丙醇质量比为1:1: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所制备的羟丙基壳聚糖有良好的水溶性,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