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成年子女们在满足父母物质需求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他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活动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精神层面刚需,已经成功走进中国的每一个家庭,走进每一个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代际旅游作为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增加不同代际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特殊形式,已经逐渐在我国家庭生活中普及开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家庭代际旅游的学术研究不仅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的互动模式,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还益于相关旅游企业对家庭代际旅游市场的深化研究开发、家庭代际旅游产品的个性化设计以及市场的精细化营销,促进国内个性化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利于有关政府部门深入理解家庭代际旅游对积极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为制定促进老龄化相关产业导向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家庭代际旅游主要以“代际旅游”行为本身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家庭代际旅游行为主体的交互分析和社会学解释;为进一步拓展交叉学科的应用,本研究基于“需求——动机——行为”的经济学理论和代际团结的社会学理论,按照选题、预调研、修正方案、正式调研(线上调研、线下调研),数据处理、模型计算以及结果分析等步骤逐步展开研究工作。本研究结合老年“亲代”和成年“子代”代际关系的特点修正代际团结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样本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计量模型计算结果,全面揭示特定研究主体下家庭代际旅游的动机、需求及全景式行为特征,科学聚类家庭代际旅游的不同模式;进而以深度访谈内容为原始数据,运用NVIVO11.0内容分析软件,通过扎根理论进行逐级编码构建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的框架体系及分析家庭代际旅游不同模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及模式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综合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代际旅游的正向需求显著,负向需求受成年子女和父母的独立个性、旅游想法的代际差异及老年亲代的生理缺陷等因素制约;旅游动机呈现无性别差异和成年子女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结构、月收入显著影响的特点,且时间与收入是影响家庭代际旅游需求——动机转化实现率的主要客观因素;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呈现低频、中短时的时间特征,短距为主,以京、沪、川等经典城市为旅游目的地偏好的空间特征,火车(高铁)和自驾游出行并重的交通方式、餐饮饭店倾向的健康饮食、住宿的多样化选择及成年子女经济主导的旅游消费的要素特征。(2)科学聚类家庭代际旅游为成熟型、成长型、起步型和淡漠型四种模式,构建以推拉力因素、动机及需求、旅游行为特征、代际行为、代际关系和重游选择为主范畴的家庭代际旅游模式框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不同模式的特点:成熟型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具有高频度出游的旅游属性、成年子女为主导的经济属性、亲密家庭关系的社会属性和相互性孝道相处模式的特征;成长型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具有主力型的家庭代际旅游行为和背离权威性孝道相处模式的特点;起步型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具有奉养有间型的家庭代际关系和权威性孝道相处模式的特点;淡漠型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具有疏远的家庭代际关系和父母主导的经济属性的特点;人口统计变量对不同模式差异的影响表现为性别和学历无显著影响,成年子女的年龄、家庭结构和月收入呈现显著影响。基于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及模式的研究结论,本研究从三个层面对家庭代际旅游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出建议:创新家庭旅游养老生活新模式,将家庭代际旅游深化融入养老模式;旅游市场借助家庭代际旅游产品、“家”核心的个性化营销及“养老机构”和公司组合的分销渠道等方式开拓旅游市场新方向;社会各界以政府和市场双向驱动,引导家庭和谐氛围,最终实现多方受惠。